“与蜂共舞” 峨边小凉山踏上“甜蜜路”

2021-08-26 09:0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初秋的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山花烂漫。在海拔2000多米的勒乌乡马井村,上千蜂箱分布于群山之间,“嗡嗡”不停,传递着丰收的旋律。‌

 

99D0FC3B-C830-49F4-A315-A5962138B11C

 

与蜜蜂一样忙碌的,还有彝家的蜂农。

 

824日一早,57岁的玛赫尔公就辗转于蜂箱之间,利索地翻转着蜂巢坯,查看蜂蜜纯度。物色到可采集的蜂箱后,他轻轻取下蜂坯,用刀切下糖皮,放进桶状摇蜜机,有条不紊地摇动起来…… 渐渐地,蜂蜜流聚到摇蜜机底部,阵阵清香甜蜜扑鼻而来。稍加过滤器后,纯正的高山“土蜂蜜”便新鲜出炉了。

 

EC22A3AE-C68C-4739-83C3-10FA1C8DDF83

 

彝族人养蜂年代久远,而玛赫尔公就有30多年的“蜂龄” 。在他的记忆中,家乡人一直都有养蜂的习惯,少的养几箱,多则几十箱,他本人便是师承于丈母娘。日积月累,彝家人“与蜂共舞”,经验不断丰富,技艺不断提高,不变的却是那份传承与坚守。

 

D073EE36-BD69-4AED-AB23-FA156BE21978

 

勒乌乡位于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黑竹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内,全乡森林覆盖率高,林广花多。杜鹃花、索玛花、珙桐花、红豆杉花在山间次第开放,不仅给勤劳的蜜蜂提供了充足蜜源,还让“彝家造”蜂蜜甘甜醇香,食药两相宜。

 

B83B8D48-9AC3-4886-83D6-4624E22F4ED1

 

近年来,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帮扶助力,通过技术指导、成立合作社、拓宽销售渠道等,让峨边小凉山蜂蜜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深山彝宝。目前,勒乌乡已建成养蜂基地九个,养蜂规模达六千余箱,年产蜂蜜约三万斤,成为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法宝。

 

“去年这个时候,我才收(集)了600多斤蜂蜜,今年已经有1500斤了。”玛赫尔公说,如今,他已发展蜂箱200多个,在去年收入18000 元的基础上,今年有望实现翻番。

 

C28C8D86-747C-4453-A15A-DDA93FC12CFB

 

玛赫尔公已盘算好,再过一个月,就把蜜蜂从山上搬到山下“冬眠”,待明年春暖花开时,再与他的蜜蜂一起踏上“甜蜜路”。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