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团员青年:参与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方案出炉

2021-09-09 09:48:00   四川新闻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团员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近日,共青团四川省委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省共青团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制定了行动方案。

《意见》围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各级共青团组织化、社会化动员优势,团结引领全省广大团员青年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积极投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各项工作,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贡献青春力量。

《意见》指出,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把服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共青团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狠抓组织建设、资源整合、政策支持、平台搭建和人才凝聚,体现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度。牢牢把握乡村发展基本规律和新时代“三农”工作根本遵循,从各地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不断增强各级共青团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聚焦共青团主责主业,发挥育人优势,着力强化青少年思想引领、深化乡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培育“三农”领域优秀青年人才、打造乡村领域志愿服务品牌等方面工作,打造符合时代要求、体现地方特色的工作品牌。坚持高位推动、整体联动,加大组织化动员力度,形成职责明确、协调有力、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全省共青团一盘棋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协同能力和工作合力。

具体怎么做?《意见》明确了全面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大力培养乡村青年人才、持续强化青年创业帮扶、深入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全面助力乡风文明提升、广泛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等六大方面的举措。

在全面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方面,《意见》提出,将在不断健全传统乡村团组织体系的基础上,主动适应青年回流并向产业聚集的趋势,积极探索乡村经济组织建团、产业链建团等新模式,夯实乡村团建基础;优化基层团组织工作设计,突出服务乡村振兴这一工作重点,建立健全工作成效评价机制;完善返乡大学生向居住地所在乡镇(街道)团组织报到工作制度等。

在大力培养乡村青年人才方面,我省将实施农业农村领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一批讲政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青年骨干队伍;组织现代农业科技、经营管理技能等培训,培养一批现代青年农场主和新型青年职业农民;畅通在外高校学子与家乡团组织联系的制度化渠道,有序组织高校学生党员、团员回乡兼任团干部,搭建在外学子返乡发展平台等。

在持续强化青年创业帮扶方面,四川将在全省县域全覆盖建立青年创业组织或联盟,联合当地高校、农技站、涉农企业等建立创业导师团队,常态化开展培训实训、创业交流、资源对接等活动;协同农业、商务等部门,探索建立联合服务创业青年工作机制,开展政策解读、技术培训、资源对接等服务;联合农信社、四川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入推进“蜀青振兴贷”“蜀青创业贷”等项目。

在深入推进青年志愿服务过程中,四川将强化县、乡两级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实现全省每个县(市、区)建立青年志愿者协会,每个乡镇建立一支不少于10人的青年志愿服务队;围绕生态环保、新风倡树、医疗卫生等方面事务,广泛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深入推动“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广泛开展“青春志愿·爱在社区、靓在乡村、守护生命”系列品牌活动,充分利用志愿四川平台,发布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将“熊猫侠”IP作为乡村振兴青年志愿服务文化符号,引领广大青年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等。

在全面助力乡风文明提升方面,《意见》提出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织全省各级青年讲师团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青年宣讲分团成员,广泛开展政策宣传、科学普及、移风易俗、道德文化等宣讲活动,助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探索建立青少年乡村文化实践体验基地,助力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年传承人培养,推动乡村特色文化振兴等。

在广泛协同社会力量参与方面,将积极动员各级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投身乡村社会建设,常态化开展重点群体关爱活动,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新时代希望工程,发挥青少年基金会平台作用,利用“团团筹”公益众筹平台,广泛汇聚社会爱心资源,持续建设希望小学,关爱重点青少年群体;创新开发设计“生态保护”“种植果树”等特色公益项目,引导青少年参与;切实关爱留守儿童,持续推进“童伴计划”提质扩面,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等。(记者  陈淋)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