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川 山海日记】浙江援川教师龚永明:愿木里天更蓝,人更美,生活更美好

2021-09-10 10:49: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30日上午7点20分,龚永明等宁波鄞州援川支教团一行8人,从宁波出发途经遵义经过5个多小时的飞行,到达西昌青山机场。而后,又立即乘坐汽车在曲折蜿蜒的盘山路上行驶了近6个半小时,到达凉山州木里县城。

在这里,他们将正式开启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真的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龚永明来到木里县的第一感受。

龚永明来自浙江宁波,在宁波鄞州区特殊教育中心工作,并担任学校党支部副书记。

为什么会有去支教的这一想法呢?“我想最主要的还是一种教育情怀吧!”龚永明坦言道:“在我离退休还有6年时间里能有一次到外省支教的经历,那我的教学生涯将更充实和完美。也是人生中一次难遇、难得的经历。”

在龚永明30余年教育经历中,从教师到校长,从农村到城市,从普教到特教,始终坚守在物理学科教学一线,即使到特教中心后,也一直未曾放弃“物理”、“科学”的教科研工作。

“其实一开始人事科长对我以前的工作经历不甚了解,以为我一直在从事特教工作,所以就直接回绝了。”龚永明说:“我又向主管部门领导阐述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迫切的支教愿望,很快我收到了回复短信,并经过组织部门的认真考核和遴选,被确定为第二批援川支教老师。”

就在龚永明满怀期待准备奔赴大凉山实现心中梦想之际。出发前一个多月,龚永明妻子在骑电瓶车时被别人撞到,撞断了小腿的胫骨和腓骨,一直在医院住院治疗。

“当时我也曾犹豫过,要不要向组织报告这一情况,但考虑到组织部门确定支教人选也不容易,虽然内心愧疚,与妻子商量后,最后决定还是坚持初心去支教。”

在龚永明来到木里的十天里,小县城里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以及待人热情、真诚的老师们让他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我们参加了全校的教职工大会,9月1日那天还参加了学校的开学典礼,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也有了浅析的了解。经过一周多教学工作后,感觉学校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差,特别是阅读了学校发给我们的一本介绍木里中学及木里教育发展的报告文学《天边的学校》后,对学校和当地教育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龚永明介绍道:

“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学习都很刻苦努力,对老师的要求都能认真做到。但是由于原来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孩子们在学习新知识时的理解力和领悟力与我们那边的孩子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并且由于以前也没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上课习惯,所以在老师上课提问时,经常会出现没经过自己思考随便乱答的现象,造成严重影响教学进度的完成。”

谈到接下来的工作,龚永明说:“我们计划一方面继续深入学校,调研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和不利面。想方设法把我们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到学校的教师中去,在条件成熟时给老师开一次讲座,全面介绍宁波现在的教育教学状况。同时在学生方面,针对学生的学习和上课习惯上存在的问题,也想给学生做一次‘怎样养成良好学习和上课习惯’讲座,尽量在这两方面做一定的努力,能给学校师生有一定的帮助。”

“我们在木里中学的5位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愿望,希望通过我们一年的努力能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一点微薄之力,愿木里今后的天更蓝,人更美,生活更美好!”龚永明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