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孟棋:用镜头讲述人类与大熊猫的和谐共生

2021-09-13 10:42:00   四川发布

大熊猫,萌翻全球,集宠爱和话题于一身,其亲和、友善、无国界的形象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同时,大熊猫也是地球文明进程的镜像,透过它,我们能够窥探古老的地球奥秘,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

9月11日,周孟棋携新版《中国大熊猫》画册,来到成都经典汇艺术剧场,为大熊猫粉丝和读者带来了一场名为“和谐共生:人类的朋友大熊猫”的分享会,讲述他怎样通过镜头来展现人类与大熊猫的和谐共生。


摄影:唐唐、亦民、秦川

“我与大熊猫的点点滴滴”

本次分享会,周孟棋通过“我与大熊猫的不解之缘”“那些年那些事,我与大熊猫照片背后的故事”“用镜头,让世界爱上大熊猫”三个部分,讲述了他与大熊猫之间的故事。

“大熊猫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回顾30多年来拍摄大熊猫的经历,周孟棋如是说。

在拍摄大熊猫之前,周孟棋其实是一名战地记者,记录过真实的战争场景。退伍后的周孟棋也拍摄过城市,用镜头记录下了家乡成都这座城市的变化。

然而让周孟棋决定将镜头对准大熊猫,是他一次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拍摄的经历。他发现除了国内的游客外,有好多外国友人也来到成都追寻大熊猫。这也让周孟棋认识到,大熊猫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它可以为中国人架起与外国人友谊的桥梁。同时,周孟棋也意识到,人们慕名来看的大熊猫,很多时候不是在睡觉就是在进食。于是,周孟棋决定用相机记录下大熊猫的各种生活状态,向人们展示大熊猫的活泼灵动。


摄影:唐唐、亦民、秦川

这一决定,让周孟棋坚持了30多年。在拍摄大熊猫的过程中,周孟棋也与大熊猫发生了不少趣事。

在分享会现场,周孟棋向现场观众讲述了他拍摄的“英雄本色”“母子情”“功夫熊猫”“太极图”等作品背后的故事。


摄影:唐唐、亦民、秦川

其中,拍摄“英雄本色”这种照片的时候,周孟棋第一次意识到圈养大熊猫除了萌,还有野性的一面。“1992年,我跟着饲养员到圈养地拍一只成年大熊猫,它在离我20米的距离外安安静静地吃着竹子,突然间怒吼着朝我奔来,我拔腿就跑,被它追着逃了3道门,最后一道门关上的时候,我的裤脚还是被抓了一下。”周孟棋如今讲来,仍然心有余悸。


摄影:唐唐、亦民、秦川

除了拍摄大熊猫,周孟棋曾多次带着自己的大熊猫摄影作品和书籍走出国门。在应邀参加对外交流活动时,他总是向人们介绍大熊猫照片背后的故事,让大家了解熊猫的生存环境,认识多彩的四川。“四川是我的故乡,也是世界上75%以上大熊猫的故乡。四川有5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其中4处生活着大熊猫,这里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山高谷深,溪泉甘美,树木层叠中隐匿着它们黑白相间的身影。”周孟棋的摄影作品中,也有许多关于大熊猫的栖息地的记录。这些照片也见证了人类与大熊猫的和谐相处。

在国外宣传和拍摄大熊猫的过程中,也有太多的事情让周孟棋记忆深刻。比如,周孟棋仍然清楚地记得,他到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动物园看望大熊猫“网网”和“福妮”的情景,“‘网网’和‘福妮’就这么目不转睛看着我,没有丝毫怯意和不安。10年前,两只大熊猫初来到澳大利亚大约才三至四岁,多年过去,它们对于故乡的记忆应早已模糊,此时却像是突然闻到了家乡的气息变得激动起来。我隔着栏杆轻轻用手抚摸它们,它们嘴角向上,眼睛亮晶晶的。我一面喂它们吃东西,一面轻声呼唤它们名字,像是达到了某种共情。到了户外我举起相机的时候,‘网网’和‘福妮’就一直跟着我,给足了面子,早该睡觉的它们,比平日在室外多活动了一个多小时,直到我离开。”

在分享会的过程中,周孟棋还向大家介绍了了一些关于大熊猫的科普知识,比如,大熊猫在野外属于独居动物,只有在发情季节才会聚在一起;大熊猫宝宝在2岁左右会离开妈妈,单独生活,等等。让现场观众不仅听了故事,而且也增长了大熊猫知识。


摄影:唐唐、亦民、秦川

时隔11年,《中国大熊猫》全新面世

2010年,由周孟棋拍摄的《中国大熊猫》画册正式出版。该书一出版,便荣获了全国图书金奖,并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国外出版。

时隔11年,周孟棋将一本全新的《中国大熊猫》重新呈现在“猫粉”和读者面前。本次最新出版的《中国大熊猫》画册收录了周孟棋30年来拍摄大熊猫的精品力作数百幅。这些图片兼顾视觉性、艺术性、知识性、科普性、新闻性,为读者徐徐拉开一幕弘大的画卷:那就是大熊猫历经800万年,从时光深处走来,与人类渐行渐近、日益亲密、和谐共生的历史进程。

本书全景似地展现了大熊猫的神秘身世、物种特征、分布规律以及人类为保护、拯救、研究大熊猫的漫长经历,是一部立体呈现中国大熊猫的科研与繁育、保护与放归、文化与交流的影像记录,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为“大熊猫故乡”人,周孟棋满怀对故乡与自然的赤子之爱,以无比的耐心和爱心,捕捉到许多我们难得一见的大熊猫原生态珍贵瞬间。透过温情而深沉的视角,为读者解读大熊猫与自然、与人类完美的交融,透射出生命最温暖的光芒。


摄影:唐唐、亦民、秦川

分享会结束后,周孟棋还向四川图书馆捐赠了最新出版的《中国大熊猫》画册,并为现场购买新书的读者进行签名留念。


摄影:唐唐、亦民、秦川

影画联展,凸显大熊猫别样魅力

分享会现场,让大家倍感惊喜的是,周孟棋还携手彩铅大熊猫画作者李声宙先生,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场影画联展。李声宙展示的彩铅大熊猫,主要取材于周孟棋的摄影作品。在李声宙的笔下,每一只大熊猫都活灵活现。他不仅将大熊猫的形态描绘得萌动可爱,而且还将大熊猫灵动的表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乍一看,很难分辨出哪一幅是彩铅,哪一幅是摄影照片。

“我是铁杆‘猫粉’,喜绘大熊猫,把大熊猫毛茸茸的可爱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一直是我的艺术追求。”在展览现场,李声宙毫不掩饰自己对大熊猫的喜爱,据他介绍,美术界画大熊猫的不少,如油画的、国画的,却未见彩铅写实的,而彩铅写实有其独特的优势,能使大熊猫的毛发达到纤毫毕现的程度,让其更生动、更可爱,更活灵活现,以至欲伸手触摸。

据了解,本次的影画联展形式,在国内属于首创,也是一种崭新的艺术尝试。同时,也为大熊猫的推广和大熊猫文化艺术的展现,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谢华萍)


摄影:唐唐、亦民、秦川


摄影:唐唐、亦民、秦川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