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13日,“走进‘10+3’乡村振兴看四川”2021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采风行活动第二站来到眉山青神县。青神是“中国椪柑之乡”,微风细雨中漫步浅丘山间,一棵棵还未成熟的绿色椪柑挂满枝头。目之所及的欣欣向荣,离不开青神县百家椪柑专业合作社对当地椪柑产业的引领。青神县百家椪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现有社员17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有椪柑基地5000余亩,是省级示范合作社,合作社创新构建“541”增收共享模式,实现了其所在百家池村从荒山到金山的转变。
青神县百家椪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如祥向记者介绍道,“541”增收共享模式即“农户+合作社+村集体”利益链接模式。具体做法是:一是农户以土地和果树入股,全托管给村集体,农户占亩产值的50%,村集体不付农户任何费用;二是合作社自筹少部分资金,并以农资、技术、社会化服务、销售入股经营,合作社占亩产值的40%;三是村集体以项目资金入股,村集体占亩产值的10%;按照“541分配模式”农户50%、合作社40%、村集体10%。合作社在改革中大胆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实践,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尝试,创立了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模式,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以此,解决了部分农户无资金、无劳动力、规模小,很难通过经营土地实现致富增收的问题,把土地集中管理,把部分小农从土地解放出来从事劳务或者其他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合作社盈利、村级集体壮大、产业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有力推动小农户现代化农业发展。
与此同时,合作社自成立以来,秉承多层抱团、绿色生态、确保品质的椪柑特色产业发展宗旨,采用“三规范三统一”管理模式。三规范是指规范社员入社退社、规范社员产业档案、规范社员资金往来。三统一,做到统一农资:合作社统一为社员发放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统一社员认可的有机肥使用。统一生产管理技术:聘请椪柑专业技术指导老师和椪柑种植土专家为社员讲解种植技术,并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对社员进行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常年跟进,提升管理技术。统一品牌销售:使用合作社注册的“橘香百家”商标,统一销售标准,通过“百家椪柑”电商平台,以橘香百家品牌,“橘竹”“橘宝”包装箱销售全国各地。 通过建立“三规范三统一”运行机制解决了小农缺技术、欠管理、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带领小农走上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正是有了创新的增收共享模式和管理模式,合作社所在的百家池村从原来的落后荒山转变为现在的示范区,农民的生活也越过越甜。果农刘学文亲身体会到这种变化,他回忆,合作社所在的百家池村,交通不便,到处大片荒山和种植巨桉的山林,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非常滞后。2014年开始,合作社带领农户通过开荒山、坡改梯、种椪柑,百家池村及周边椪柑产业发展迅猛,荒山变成5000亩果山。柑橘品种也从单一的椪柑变成爱媛38,椪柑,春见,不知火,马克斗,沃柑等六个品种,实现周期性生产,质与量快速提升。带动农户1500户以上,贫困社员脱贫致富,社员收入大幅增加,2020年合作社农民人均增收近4万元,比2014年增加近2.5倍,比全县农民人均增收高30%。
同时,为了摆脱缺技术缺人才的困境,合作社成员共谋出路,通过农民夜校,邀请专家授课,提高理论知识,组织社员外出学习先进技术;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各类项目在合作社区域落地,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合作社生产基地已成为青神县椪柑现代农业园区核心示范区,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基地5000亩、生草栽培示范4500亩,建成标准果园2500亩、智慧果园500亩,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柑橘轨道运输车示范基地,柑橘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生态化日益凸显,已成为青神物联网、轨道运输车、生草栽培、林下种豆、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集中展示区。
目前,合作社所在百家池村被评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柑橘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合作社党组织被评为先进村党组织。未来合作社将坚持抱团发展模式,引进专业人才,依托青神县晚熟柑橘集群县项目,进一步探索“5+4+1”发展模式。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宫小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