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税惠情意浓 为中秋月饼“减负加料”

2021-09-20 19:3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又到一年中秋佳节时,每个节日都有专属的情愫,还有那挥之不去的舌尖诱惑。月饼,既是中秋的味蕾期盼,更是数千年文化的传承。各地税务部门针对假日经济元素,送政策、减税费、优服务,支持本地企业喜迎这波产销热潮。

每到中秋,心中总有老式月饼的一席之地,虽包装简单、花样拙朴,饼皮酥香、馅料甜而不腻,一口下去,唇齿留香,那便是记忆中的味道。

来到地处川黔边缘的叙永县水尾镇,不仅能感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画稿溪天然富氧的清新空气,还能回味儿时的味道。每到中秋时节,水尾椒盐火肘月饼总能成为当地人的“心头好”。水尾椒盐火肘月饼小店门前早已排起了长队,众多食客慕名而来,只为找寻那一口传统的老味道。“这个月饼非常好吃,火肘肉是果木熏制而成,辅以橘红、核桃、樱桃、芝麻、冬条、三月小葱等秘制而成,肉香混合果香,咸甜可口、内糯外酥让人口舌生津。在重庆上班的儿子叫我给他寄十几盒过去,与同事一起分享家乡的味道。”正在排队购买的食客刘大姐说道。


老味道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寄托,叙永水尾椒盐火肘酥饼始创于清末民初,在茶马古道文化浸润下已历经四代传承,2017年被列入泸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选材、秘制、拌馅、包酥、成型等多道工艺均采用纯手工制作,遵循古法用成年木炭火炉烘焙而成,具有口感松酥,油而不腻,绵软化渣等特点,恰如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不论世事如何变化,技艺如何改进,但百年传承的味道永远不变。”第四代传承人范德森告诉记者,“我们守护记忆中的味道,税收红利一路守卫我们小店。继去年享受调低定额减税红利,让我们缓解因疫情导致的经营困难后,今年又收到了个体户税收优惠政策电子书,增值税起征点的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再减半,预计红利账单3.5万元,将大大减轻我们的经营压力。”

税收优惠为传统月饼“减负加料”,让家的味道历久弥香。一系列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后,当地税务部门建立企业标签体系,通过征纳互动平台主动推送个体户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指引电子书,推动减税“礼包”快速兑现。同时针对中秋假日元素,通过税收大数据扫描食品行业,筛选出“老字号”商家,“点对点”“一对一”深入企业问需送计,疏堵点、解难点、治痛点,促惠民政策精准落袋,增强了传统手工艺人把这份“乡愁”传承下去的底气。

中秋月饼让人念念不忘的除了浓浓的家乡味,还有它历经千年传承的制作技艺。“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写出了传统艺人的“匠心”。“我们凭借着保证口味纯正的工艺和不断创新升级的技艺,从路边摊发展为66人的月饼工厂。”宜宾江安县蓝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晓均谈起创业历程时表示,“为小微企业减税降费的一系列政策让创业之路走得更轻盈,生意也越做越有奔头,如今我们升级了7款新口味3类新产品,并远销川外,他乡异客期盼的川味不再遥远。”

涉税业务“网上办”“远程办”也有效减轻了应对假期消费的办税压力。“以前每到节假日就忙得焦头烂额,常常抽不开身去办税大厅领用发票。有了网上办税这班车,一次都不用跑,发票就寄到公司了。”杨晓均谈到办税倍感轻松。

“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月饼虽小,却承载着佳节团圆的美好祝愿,成为礼尚往来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中秋临近,除了传统月饼生产企业摩拳擦掌,各大大型商超也为中秋佳节做足了准备。与此同时,各种线上销售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税务部门面对逐步升级的销售模式和行业性周期性增长,早已为秋悦饼圆备下了“服务大礼包”。在巴中,巴州区税务局利用大数据筛选相关类别的企业,推出“金秋税月”专项服务,组成不同的服务小分队实地走访问需辖区月饼生产经营企业、大型商超等,针对即将到来的中秋销售旺季,提前为其办理发票增量,辅导财务人员开具电子发票。同时针对企业淡旺季雇佣员工数量变换频繁的特点,税务人员将社保费缴纳、个人所得税扣除等相关政策打包成“定制礼盒”一并送上,确保纳税人正确开票、正确申报。

月饼,是美食,是乡愁,既显家国故园情,更显税情秋意浓。(牛洋、熊箭)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