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天地、北京三里屯、成都春熙路……谈到首店频现的热门商圈,不少消费者心中可以迅速勾勒出城市的时尚热度图。不难理解的是,“首店经济”虽然是商业概念,但它反映出的却是一个城市消费市场的敏锐度和成熟度,折射出营商环境的舒适度和开放度。
2021全国首店发展最新格局及趋势如何?城市商业魅力与首店经济发展如何相互促进?29日,在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商务局承办的2021中国(成都)首店经济发展大会上,中商数据首度发布《2021中国首店经济发展报告》(以下称“报告”),分析全国首店经济发展最新格局及趋势,深度诠释首店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其中认为,成都作为国际范儿与成都味儿完美融合的首店经济第三城,已成为品牌进军西南市场的“桥头堡”。
「01」首店与首店经济不断丰富内涵和外延
成都兴起场景创新、城市定制等首店
随着首店经济的演进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首店和首店经济的内涵被不断丰富,在原本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外延,成都今年便开始新增了“创新首店”维度。“报告”中明确谈到,从创新首店来看,品牌基于原经营业态,适当加入体验类、场景类业态比例,形成功能创新、业态复合或跨界创新,衍生出新业态、新消费、新场景的创新品牌类型,如成都今年兴起的场景创新首店、城市定制首店等。
那么,城市为什么要拥抱首店经济?“报告”中提到,从城市层面来看,首店经济的本质是首店品牌与区域的价值耦合,带动城市就业、税收、区域投资增长,增加城市的时尚度、影响力,促进城市消费升级,激发城市消费差异化发展,增添城市活力。从商业层面来看,对于商场而言,首店不仅意味着政策支持,更意味着独特与流量,是项目打造差异化竞争的宝器。从消费者层面来看,首店通过创新经营模式、服务方式和独特的设计等,创造出超出消费者认知的商品和服务,激发出消费欲望,从而引领新的消费潮流,为消费者带来超前消费体验和享受。
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商业企业和品牌通过进入成都而辐射西部市场。“报告”中将成都总结为,国际范儿与成都味儿完美融合的首店经济第三城。具体而言,成都呈现出“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的首店经济新生态,自2018年发力首店经济以来,成都的首店数量持续保持高增长,而各类量身定制的城市版首店则争相涌现,是国际化品牌与本土文化完美融合的体现。同时,成都本地品牌不断创新,特别是服装、餐饮类品牌,催生了多家本土特色主题店。
「02」成都已成为品牌进军西南市场的“桥头堡”
未来城市要注重提升本土文化软实力
首店凭什么出圈?“报告”中提到,首店经济发展的五个驱动因素,即品牌商、开发商、政府、资本以及消费者。首店经济的5个驱动因素叠加首店放大效应,使首店经济逐步从品牌商的宣传策略转变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激发城市消费差异化,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消费升级,引领社会消费潮流。
毋庸置疑,作为城市消费能级及商业活力的象征,城市间的首店争夺战将愈演愈烈。回顾过去三年成都首店经济的发展,“报告”中提到,“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的全新生态;成都定制,城市气质首店争相涌现;精细化政策和首店评价标准;城市空间的生命力和多元消费场景;多元、开放、时尚、包容的成都人,作为首店经济“成都现象”的创新实践,已然推动成都成为品牌进军西南市场的“桥头堡”。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分析指出,首店效应外溢、重返街头、品牌复合化、国潮势不可挡、小众再出圈、全时段运营模式、沉浸式首店繁荣都将是未来的首店的重点发展趋势,而对于未来首店经济的行业革新而言,则要关注首店经济反哺本土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孵化本土优质首店品牌;在碳中和共识下,扶持更多大环保、大健康业态;培育数字消费新生态,赋能创新首店发展;同时聚焦主理人社群文化打造。
对于城市来说,城市要更精细化的市区二级政府扶持政策,并制定首店评价指南,鉴别首店含金量,要去芜存菁,引进更优质首店,挖掘和扶持本土首店品牌。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提升本土文化软实力,归根结底,首店经济的竞争也是城市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首店作为国际化品牌本土化试验场,每一次落地都是其与入驻城市本土文化的互相选择。提升本土文化软实力,将是增加城市首店吸引力的重要举措”。(记者 孟浩 李艳玲 供图 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