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长高鹏凌:井冈山有八角楼,巴中有座江山石

2021-09-30 14:39: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巴中是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1993年设立地区,2000年撤地设市。红四方面军在巴中战斗和生活了两年零三个月,12万巴中儿女参加红军,大部壮烈牺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等都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等成为了网络热词。在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亲自推介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巴中留存了哪些红色资源?下一步又将如何利用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9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邀请巴中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鹏凌,南江县委副书记、县长程秋,通江县委副书记、县长谭青松就“传承红色文化 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在线访谈。

红色资源有多少?

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占全省五分之一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巴中市现有国、省、市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1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97处511点、馆藏红色文物3万余件,被党史党建专家誉为“革命露天博物馆”。

“首先是数量多、分布广,四川省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900余处,巴中市高达397处,占全省五分之一,全市80%的乡镇均有分布。”巴中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鹏凌介绍,其次是种类丰富,涵盖川陕苏区党政军群各类机关旧址、战役战斗遗址、红军石刻标语、红军烈士陵园、各种纪念场馆等多种类型,其中又以保存较好的遗址、原物居多,还包括红四方面军“十六字”训词等精神类红色资源。

▲巴中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鹏凌

高鹏凌还介绍了巴中红色资源禀赋独特这一特点:井冈山有八角楼,延安有宝塔山,巴中有座“江山石”,这是一块天然矗立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入口、状若“山”字的巨石,当地群众称它为“江山石”,寓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坚如磐石。除此之外,巴中优良级(三级以上)红色资源达185处,其中四、五级资源达22处。巴中还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也是唯一一座红军自己为牺牲战友修建的烈士陵园;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群,其中,“赤化全川”四字标语字幅面积为310平方米,“平分土地”四字标语字幅面积达459平方米,为全国之最。

“巴中的革命事迹感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巴中这片红色土地上,留下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带血的土地册、刘伯坚三封家书等,这些事迹已融入老区人民的血脉,代代相传。这些就是我们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高鹏凌说道。

红色资源如何开发?

保护首位、三条路径多向利用

据了解,在革命文物的保护上,巴中市先后出台《巴中市红军文物保护条例》《关于加快红色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强化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等工作,初步构建起长效常态的保护机制。

在“十四五”期间,巴中市委明确提出要建成“三市两地一枢纽”,其中“全国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就是一个重要内容,核心就是红色资源利用。目前,巴中市正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开发红色文艺产品三条路径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目前,巴中已建成1个5A、21个4A级旅游景区,其中以红色旅游资源为支撑的4A级旅游景区6个,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8个;推出“川陕苏区行·从心再出发”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5条、研学旅行线路13条,建设特色研学旅行基地、营地41个。2020年巴中红色旅游接待游客1246万人次,收入突破80.32亿元。”据巴中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鹏凌介绍。

记者还了解到,在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上,去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成功承办“四川省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接待各类党政及社会团体9000余个,突破110万人次。大巴山干部学院建院3年多来,已承接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浙江、广东、云南等省内外培训班次630余期、培训学员4.9万余人次。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2015年成功申报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接待来自全国各地1000余个单位(团体)、100余万人参观,开展主题活动1000余场,讲授专题党课50场、微党课500余场。

此外,巴中市开发了一系列红色文艺产品:戏剧类,2016年创作大型红色主题曲艺剧《望红台》,其选段四川扬琴《守望》2018年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2021年创作以红色文化为题材的儿童剧《小军号》、音乐剧《我的两万个兄弟》以及曲艺剧《周永开》,巡演50余场。书籍类,编写《刘伯坚》《红色故事连环画》《巴中红军知识1000问》等书籍10余部,发行量达20余万册;课程类,开发“为烈士墓碑五星描红”体验课程和《巴山女红军》等微党课,参与人次和点击率突破50万。

红色资源如何持续高质量发展?

立足红色文化、坚持“文旅融合”

“巴中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政府相关文件,持续把巴中红色资源优势转为富民优势、发展优势。”巴中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鹏凌表示,下一步,巴中将聚焦三项重大工程攻坚,重点在规划对接、线路连接、交通大动脉扩能改造等方面下功夫,共建红色文旅走廊,按“一区两廊多线”布局,尽快推动走廊建设实质性启动,推动川陕苏区王坪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

同时,巴中将擦亮“川陕苏区”品牌,接续实施好川陕片区红军文化公园、大巴山干部学院、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标志性工程,增强巴中革命老区“红”的辨识度和影响力;系统性完善旅游要素,持续推进文旅业态创新,构筑完整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结合巴山乡村民俗、农耕文化,让游客和培训学员住红军屋、干红军活、吃红军饭、走红军路,以体验式沉浸式的教学和旅游,增强巴中“红”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市长推介三条最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

第一条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经“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通江红军街”“毛浴古镇”至“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在红色旅游中追寻初心使命。

第二条从“恩阳古镇”经“光雾山景区”“巴山游击队纪念馆”“空山战役纪念园”至“诺水河景区”,在红色旅游中感受青山绿水和地质奇观滋养出的生态秘境。

第三条从“驷马水乡”经“刘伯坚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白衣古镇”至“皇家山”,在红色旅游中体验浓郁的巴山风情和乡村韵味。真诚欢迎大家前来实地感受老区不一样的“红”。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