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只有与贫困户签订的生猪代养《协议》,却没有项目推进落实以及贫困户分红受益兑付明细等资料,村干部的解释含糊不清,定有‘猫腻’。”今年初,乐山市井研县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组开展乡村振兴监督,自选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回头看”,发现了东林镇原寨子村产业扶贫项目问题。
“马上组建核查组进行核实,按照‘123’监督工作法快查快结。”一周后,问题查清,东林镇原寨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汝军在实施2017年产业扶贫项目中弄虚作假,与贫困户签订生猪代养《协议》却并未实施,造成贫困户利益受损,张汝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今年以来,井研县纪委监委围绕乐山市纪委监委提出的“监督能力提升年”主题,做实做细监督首责,创新推行“123”监督工作法,切实推动监督规范化制度化。
“1”名班子管总“统合战力”
为破解基层监督力量分散难题,井研县纪委监委采取“片区协作”机制,将机关纪检监察室和镇(街道)纪(工)委、派驻(出)纪检机构分片区划分为5个常态化监督检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1名班子成员担任组长,统筹组内力量,合力办理管辖范围内监督检查、追责问责、督促整改、审查调查等工作,把上下力量“捆绑”在一起,形成立体监督模式。
“以前监督多是‘单打独斗’,现在由组长在组内集中调配,采取协作、交叉的方式开展‘联合作战’,发现问题的效率大幅提升。”井研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李光群介绍,监督检查组实行力量统一调配、任务统一分配、线索统一处置、考核统一挂钩的“四统一”管理模式,做到力量整合、资源共享、监督联动。
监督检查组
“照单”开展公务用车监督
此外,县纪委监委明确各监督检查组职能职责、协作机制、成绩考评等要求,实行“抱团”考核,量化考核指标,1个成员单位不达标全员有责,确保监督有效有序推进。
“2”种监督方式“对症下药”
“党风政风监督室派单是重大项目的监督,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马上进驻四川进行督察,我们要做好本片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前哨’工作。”“接单”后的井研县监委委员、第三监督组组长李勇落实了监督“自选动作”。
为了使监督“无死角”,县纪委监委采取“派单+自选”方式开展监督。派单分日常派单和临时派单,日常派单,一月一派,围绕换届风气、生态环境、疫情防控、重点行业领域等定时派单,临时派单根据近期工作任务即时派单。自选监督根据行业领域特点、巡视巡察、信访举报等发现的问题自行确定监督清单内容。
“以前都是‘照单’监督,现在要自选监督‘动作’,监督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同时对我们的监督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监督检查组成员吕霞对“派单 +自选”监督有自己的认识。
“3”张清单“闭环运行”
“‘监督清单+问题清单+结果清单’3张清单真好,一目了然,我们再也不为监督什么、怎么监督而疑惑了。”第五监督检查组成员邱腾按照 3张清单开展监督称赞道。
事前会商制定监督清单
事前会商做细监督清单。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与案管、信访、纪检监察室等部室定期会商,多渠道发掘各单位苗头性问题,针对性制定监督清单,为监督指明方向。
事中研判做实问题清单。“研经镇石堰水库赔偿农户协议成‘空文’,镇党委要加强监管督促,尽快协调完善赔偿协议,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回复…… ”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监督检查组对问题清单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处置意见,明确办理时限,整改类问题出具《反馈函》,线索类问题及时核查,做到线索及时移交、问责及时启动、整改及时到位。
事后反馈做深结果清单。整改情况开出结果清单,持续跟踪问效,实行动态管理,整改一个销号一个,严防整改打折扣。
“3张清单是一个整体,监督清单明白‘监督什么’、问题清单知道‘整改什么 ’、结果清单形成‘监督效果’,构建起‘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督促整改、问题销号’ 的监督闭环。“县监委委员李佳伦介绍到。
据悉,2021年以来,井研县纪委监委开展监督检查15批次,发现问题94个,反馈问题整改函52份,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其中,发现问题线索 14件,转立案10件,处分10人。
“我们推行‘123’监督工作法,既进一步整合监督力量、规范监督检查流程,又能及时掌握问题整改进度,是破解不愿、不会、不敢监督的有力举措,有效提升了监督质效。”井研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吴天军说道。(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