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新经济 培育新人才 内江在搞什么“新动作”?

2021-11-08 14:2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在熟练的操作下,电脑屏幕上一张张人脸图一边被放大、缩小、调整位置,一边被精准标记,输入数据,直至关键点密布于图像之中。这是20岁的内江人小王的日常工作──图像标注,看似繁杂琐碎,却是自动驾驶、面部识别背后的“眼睛”,推动着人们对计算机可视化和解释图像的深入研究。

“待在内江,也可以做有收获、有意义的工作。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在位于内江的成渝新经济产教融合基地里,和小王一样,如今靠这双“眼睛”谋生的当地人不在少数,而在图像标注背后,以数字内容审核、软件测试、电子商务、直播平台、文化创意等与服务外包和新经济相关的产业正在内江发展得如火如荼,吸引着大量人才涌入。

据了解,近年来,内江先后在东兴区、市中区布局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内江新经济产业园、成渝新经济产教融合基地等相关产业园区,目前初具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达到33家,以信息技术研发、呼叫中心、数字经济为主要业务。2020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外包业务总量8.9亿元,增长率超20%。服务外包产业与新经济产业已然成为内江发展的新引擎。

如今的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里,已聚拢贝塔斯曼迈瑞(中国)西南区域总部、阿里巴巴(内江)客户体验中心、深圳平安综合金融服务、江苏奕启创等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内江的政策扶持力度大,又有‘成渝之心’的区域优势,对外包服务行业也非常重视,并且人力资源丰富。这都是我们选择内江的原因。”迈瑞(中国)西南区域总部人力资源负责人介绍,自今年3月落地以来,企业吸引了众多内江当地的年轻人前来就业。

这样的企业并非个例,如今正在内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走进内江新经济产业园,这里已经入驻57家企业,包括地震减灾所内江分中心、淘金你我等,涉及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直播平台、文化传媒等多样化的新经济产业业态。“和内江政府‘打交道’的感觉很好,执行力度强,沟通顺畅,所以能合力起来,让企业在短时间就选择入驻内江。”园区运营商大合创新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力介绍,以承接好成渝两地新经济产业转移、同步发展有地域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为产业抓手,未来3年内,园区计划实现约1500人左右的新经济专业人才聚集区。

“做产业,其实就是做人才。通过对大量就业人群进行培训培养,形成被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才能留住人才,发展企业。”成渝新经济产教融合基地负责人崔涛表示,“基地正是通过政府、高校、企业之间形成合力,发挥产教融合的力量,形成一定规模,产生集聚效应,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他介绍,项目拟建设产教融合基地、人力资源产业园、软件测试服务平台,来围绕数字内容审核、软件测试以及相关衍生产业,培养数字化工程师人才、国产软件测试全生态人才等,通过人才及产教良性互动,吸引产业落地与聚集。“企业与人才是相辅相成的。”

据了解,为了强化政策保障,内江市出台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数字内江”建设规划》《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扶持方法》《内江市“甜城英才”引进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实现对数字产业规划、数字基础建设、数字企业孵化、数字产业集聚等全链条、全环节支持。

内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有力的政策保障之外,内江电力保障充分、通信基础完善,也为发展服务外包与新经济相关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内江劳动力资源较为富集,可为企业运营和发展提供充足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人才的稳定性、人力资源综合成本更低更是成为如今内江市服务外包企业招商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优势。“我们欢迎企业来内江发展,也积极引进和培育人才,助推内江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从而让发展成效更惠及老百姓。”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