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我学习中文有8年了。”来自波兰的大四学生马文豪能够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接受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的采访。
马文豪学习书法
在四川大学基础教学楼A座316和317教室里一批特殊的学生正在认真听课。来自6个不同国家的110名友城青少年正在参加首届国际友城青少年“看四川”夏令营。今天他们在这里学习中国文化中的书法、剪纸等。
第一次接触毛笔,外国同学拍照纪念
“他的毛笔字比我还写得好!”看到马文豪写的毛笔字后,不少在场的中国学生都深表敬佩。
马文豪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马文豪是我的中文名,是我的中文老师取的。”马文豪介绍自己从初中开始就学习中文,觉得汉语和中国都有一种神奇的力量。目前马文豪正在波兰罗兹医科大学读大四,“我特别喜欢中医学,之前还去上海瑞金医院实习过针灸。”因为兴趣使然,和专业知识的需要,马文豪对中国更是充满的向往。得知四川中医药大学很出名,马文豪表示两年后一定要去四川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知识。
在对面的教室,来自捷克和德国的青少年正在学习“剪纸”。
迈克尔正在学习剪“贴画”
今年16岁的迈克尔说,平时,学校的手工课一般以雕刻为主,自己是第一次接触剪纸。虽然还没有剪出成功的作品,但是自己还将继续尝试。“我觉得剪纸很有趣,能够接触不同的文化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托马斯(左)和迈克尔(右)正在探索剪纸的奥秘
“剪纸对我来说真的不简单。” 来自捷克的迈克尔看着自己剪错的“喜”字不好意思地说到。
迈克尔把“喜”字剪错了
坐在迈克尔身旁的托马斯面对着自己尚未完成的剪纸也犯起了难,“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也是第一次接触剪纸,很难。”随后,他拿起胶水将剪断的部分粘上,将修补后的剪纸折叠起来放进口袋,“我要带回家送给我的老师。”托马斯笑道。
下午,友城青少年分成三组学习体验了制作“中国结”、画脸谱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课。
大家一起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据悉,首届国际友城青少年“看四川”夏令营今天开始,为期一周时间。此次夏令营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我省与欧洲国家的友城交往,深化人文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圆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