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进一步调动种粮积极性,我省日前下发种粮大户补贴专项资金2.49亿元,种粮大户补贴的测算标准将由过去的27.5元/亩提高到80元/亩。目前,省级财政资金已下达至21个市(州)。
种粮大户补贴补给谁?
补贴对象为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青稞、荞麦等)的适度规模生产经营者,重点向种粮农户、家庭农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其中,粮食面积达30亩以上是一个基本门槛,要让种粮大户直接受益。
资金具体如何使用?
根据要求,各地可采取重大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现金直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实施。其中一个原则是,操作方法要简便易行,便于监管。补贴主要通过项目方式支持,采取先购后补、先建后补、先实施后补助的方法。各地可因地制宜,根据下达的补贴金额,确定具体的补贴标准。
补贴政策为何下发?
眼下正是我省小春播栽的关键时节,但农资等价格上涨让各地农户都在发愁。首当其冲的是化肥。受化肥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化肥价格一路飙升,尿素从去年的每吨2000元左右涨到3400余元,各类复合肥的平均涨幅在40%-50%,每亩光化肥成本就增加了50元左右。
此外,油价、人工费也在上涨。油价从去年5块多一升涨到了7块多,机器耕田播种的成本每亩要增加20多元。高涨的种植成本,导致很多散户都不愿意种粮,而种粮效益偏低的问题更是长期存在。
为调动种粮积极性,早在2011年,我省就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种粮大户补贴政策,通过10年的政策支持,目前全省30亩以上规模种粮大户已达1.6万余户,有效保证了我省粮食安全,但亩均补贴标准仍然偏低,仅为27.5元。
为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从今年起,我省对于种粮规模在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种粮补贴测算标准将提升至80元/亩,这项政策将长期执行,让种粮户能应对农资价格上涨等冲击,保证种粮有合理收益。此举还将提升全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有效遏制土地“非粮化”和“非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