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⑦丨四川“五个一”坚决避免违规减刑、“纸上服刑”乱象

2021-11-29 10:57: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这两年,一些地方对违法犯罪人员违规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甚至出现“纸上服刑”的问题,受到舆社会遍关注。11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新闻发布会。对于四川是否有这种情况、在此次教育整顿中采用了哪些举措堵塞此类案件办理漏洞,做出解答。

司法厅政治部主任任立新在答记者问时说,教育整顿以来,司法厅把“纸面服刑”、“踩点减刑”问题作为重点难点予以整治。在宜宾试点和第一批教育整顿期间,对30年来各监狱办理的70余万件案件进行了全面排查;第二批教育整顿中持续加力,对省监狱管理局办理的4万余件案件进行了全面核查,特别对“以立功、重大立功减刑案件”“职务犯罪案件”“涉黑案件”以及“群众有反映的案件”,逐案进行重点核查。

一是建立“一套标准”,规范案件办理。

在升级审查监督标准上,制定《“减假暂”案件办理四查五审六监督标准》,出台报请事实、法定程序、执法责任落实等383个审查标准和12项监督标准,确保案件办理标准统一、程序合规、实体合法。在提炼执法管理标准上,梳理计分考核、刑事奖惩、离监探亲等执法主要事项22项,汇编形成《四川监狱执法管理标准图文简编》,确保案件办理一张图、规范执法一本通。在建立刑务运行标准上,建立“减假暂”办案中心及运行标准,探索推行“刑务官制度”,专门负责案件办理,提升办案质效。

二是制定“一套清单”,压实办案责任。

第一张是制度清单。修订完善“计分考核实施细则”“暂予监外执行病情诊断工作规定”,扎牢“铁笼子”。 第二张是权力清单。梳理执法权力事项20项、细化办案权力事项79项,形成责任清单,规范执法权力运行。第三张是防控清单。梳理案件办理易错环节339个,排查执法风险点3157个,落实防控措施4491条,让民警知道“办案风险在哪里、防控措施是什么、失职渎职要追责”。

三是采用“一套模式”,堵塞执法暗门。

首先是实行严密的内部审查。对案件事实、提请条件、报请程序、法律适用等进行四级审查,纪检监察、警务督察等部门定期抽查案卷,使内部审核更加严格规范、无缝衔接。其次是实行严密的证据审查。制定《“减假暂”案件办理证据审查规则》,实行一般案件合议审、重点案件专门审、疑难案件专家审、争议案件开放审,使纸面服刑、材料造假无处容身。同时,我们还实行严格的联动审查。将社会关注的保外就医等8类重点案件、罪犯重大立功等10类疑难案件纳入多方会审,组织法检办案人员、执法监督员等,共同研判会审、提出意见建议,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四是构建“一套体系”,强化监督制约。

在强化监狱内部监督方面,出台《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实施细则》,严防内部人员干预、插手案件办理。在强化法律监督方面,主动接受检察院“巡回+派驻”检察,深化定期交流反馈机制,建立检察院反馈问题台账,立行立改、及时销号,促进规范办案。在强化社会监督方面,聘任执法监督员265名,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专家、新闻媒体参与案件评审、狱内庭审,增强执法透明度。

五是建强“一套机制”,提升办案质量。

首先是深化定期核查,建立监区、监狱、监狱管理局、司法厅“四级”核查机制,每年开展一次案件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其次是深化联动评查,持续完善与法检部门刑罚执行联席会议制度,依托网上办案平台,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和通报制度,坚决整治刑罚执行领域顽瘴痼疾,确保每一起“减假暂”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