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牦牛等牲畜如何安全度过严冬,联系干部帮你们做了哪些措施……”时值隆冬,甘孜州新龙县纪检监察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到和平乡实施乡村振兴“大走访”“大排查”“回头看”“回头帮”活动。每年这个时节,和平乡的乡亲们都会准时迎来县纪委监委的这些“亲人”。
近年来,新龙县纪委监委分批次深入结对乡开展结对帮扶、党建促脱贫240人次,2名工作队员驻点开展党建促脱贫,帮助解决群众困难、诉求52件,调解矛盾纠纷5起,党员干部募集1.5万余元资金,助力打赢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战,帮扶乡基层组织政权建设、产业经济发展、城乡环境卫生等全面提档升级。
“新龙县平均海拔3500米,雅砻江纵贯全境,土地资源稀缺,乡村振兴任务艰巨。因地制宜建设农旅融合小微农牧产业项目,是高原牧区群众发展生产、促进增收的重要载体。县纪委监委将立足职责定位,对农牧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新龙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周勤说。
面积广袤、人口分散、交通条件落后,如何有效监督散布在全县各地的产业项目,新龙县纪委监委动了一番脑筋。“我们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党中央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主动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建议、收集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共开展下访10次,收到信访问题24起,办结20起,办结率为83.3%。”新龙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干部周正说,“主动下访,等于围绕基层‘小微权力’筑起了一道‘微堤坝’。通过‘微堤坝’进行‘拦截’‘调蓄’,可以对基层‘小微权力’进行有效监督。”
为保证项目廉洁落地,新龙县坚持以监督质效推动工作高效。该县纪委监委紧盯村组长、站所长、科股长、院长、校长“小五长”等重点对象,梳理编制“小微权力”清单,绘制流程图,规范各类工程建设,深入开展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微腐败”典型案件着力查原因、建制度、堵漏洞。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当地“小微权力”的行使得到有效规范。
“以前担心园区建设既使自己失去土地,又得不到其他收入,乡亲们抵触情绪比较重。有了纪委全程监督,我们的疑虑都打消了。”仁乃村村民降泽高兴地,“年初,我把土地流转给园区,总共收到5万元流转费用;现在又应聘在园区上班,月工资到手能有3000元。终于走上一条振兴之路,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据了解,2021年,新龙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入库项目清单规划总投资5.44亿余元,项目全部完成后将使4424户农牧民受益,受益总人口2682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8.69%。该县纪委监委对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督,让产业发展有亮点、群众增收有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乡镇纪委‘三合一’联动方式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到县农牧农村科技局、县乡村振兴局等行业部门,对项目总体部署、政策落实、资金支付进度等情况进行详细监督检查,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为全县乡村振兴赋能聚力。”新龙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郭建尧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