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联”促“治” 成都高新区为居民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2021-12-08 18:16: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创新工作机制,以物业联盟为抓手、物业联盟党组织为核心,以联增效、以联助变、以联提质,推动拆迁安置小区和楼宇社区治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让物业为居民幸福美好生活保驾护航,推进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社会协同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实现发展与治理的良性互动、秩序与活力的动态平衡。

EDDF2C1A-14EF-419E-8EF7-F3E552AF0F63

以联增效,提升辖区物业企业整体服务水平

一是成立组织明晰架构。按照《物业联盟组建方案》,在辖区服务具体物业管理项目6个月及以上的各家物业企业经申请、社区初审、街道复审通过后成为物业联盟会员单位,物业联盟设总部与社区分部,选举产生由1 个理事长单位和若干副理事长单位组成的理事会。二是健全机制规范运行。制定《物业联盟章程》,建立健全准入退出机制、政企联络机制评比考核等各项规章制度,实施联盟标准化体系建设,以年度评比、表彰约谈等方式,促进各物业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三是建立党组织强化引领。成立物业联盟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成员进入楼宇社区党委交叉任职,同时在楼宇社区自治委员会适度兼职,整合物业企业党组织资源,推进党建工作与物业工作联动共融、互促共进。四是搭建平台形成联动。组建联盟队伍,常态化开展联合演练、连片巡逻等活动,以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促进物业企业联动合作,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打造物业联盟特色品牌,实现政府主导、共同体运作、社会积极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

87DF7F82-59A1-4F10-80A1-C535478C7024
53B706E5-F17B-43D0-8B18-D35B60E6EA44

以联助变,创新农迁安置小区物业服务模式

一是一带一帮有效提升社会效益。在拆迁安置小区探索成立社区物业服务中心,由社区“两委”班子进行管理指导、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安排拆迁安置小区的困难群众担任物业服务中心的门卫、水电工、监控室工作人员,承包绿化、保洁服务的三方公司优先聘用小区就业人群,既有利解决困难群众就业,又能发挥在地居民优势为居民服好务。二是一收一支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拆迁安置小区,针对拆迁居民和租住居民按不同标准收取停车费,按照国有资产收支两条线管理原则,上缴国库后全额返给街道,再拨给社区成立专项资金,用于公共区域座椅刷漆、修理更换水龙头等小项目维修,针对性助力解决农迁安置小区政府长期兜底、财政压力大等问题。三是一提一降化解电梯维修矛盾。针对老旧小区电梯维修成本较高、处理周期过长、居民出行不便等突出矛盾,创新“电梯智慧监管 +保险+服务”三结合新模式:搭建智慧监管平台实时查看电梯运行状态,分析预判风险点并及时短信告知监管人员,购买电梯安全保障险提供维修费用保障,配备专业社区电梯专员快速响应维修需求,减少处理流程,降低维修总体费用,有效保障电梯正常运行。

DAE10AA2-6A3F-4C6E-B0DE-8301A71BE3BB

以联提质,构建“1+5+N”楼宇社区治理服务体系

一是1个枢纽统揽全局。在优质写字楼中设立楼宇企业服务站,由街道楼宇联络员担任楼宇企业服务站站长,从楼宇运营方、物业公司、社区、网格员、社会机构等中甄选数名兼职工作人员,提供数据支持、公共政务等 3 类服务,承担信息载体、社会治理、政务延伸、企业孵培等6大功能,“0成本”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在空间上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楼宇社区治理格局。二是“ 5员”包楼延伸服务。在未设立中心站或服务站的楼宇设置楼宇专员,由楼宇运营方或物业机构指派一名员工担任,负责楼宇企业培育、信息采集、走访问需、台账上报等工作,由各社区负责指导、培训、管理和监督。街道委派党建指导员、楼宇联络员、楼宇专员、社区工作人员、属地网格员联系楼宇,共同参与楼宇服务工作。三是 N 方参与多元共治。积极发动充分发挥楼宇运营方或物业公司、咨询机构、银行、担保公司、孵化器等专业社会机构在企业联系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共同探索“社会服务+”、多元共治的方式,广泛参与楼宇社区治理工作,提升楼宇社区服务和治理水平,打造“有颜值、有文化、有温度”的特色地区品牌。

1D723C4C-6335-4DCE-8AD3-993F2A167A27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