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四川这2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2021-12-10 16:0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记者从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餐饮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调味品、豆制品、蜂产品、糕点、肉制品、乳制品、食用农产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6大类食品1221批次样品,检出25批次样品不合格,发现的主要问题是禁限用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品质指标不达标、重金属超标等。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成都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广元市、内江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雅安市、眉山市、资阳市、凉山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处置,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及时将企业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

消费者如在市场上发现或购买到本次公布信息中所涉不合格产品,请拨打食品投诉举报电话12315反映。

本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不合格情况如下。

不合格-2021年第51号食品抽检信息:

(点击查看大图)

不合格-2021年第51号保健食品抽检信息:

部分不合格项目解读

一、蔬菜干制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项目不合格解读

二氧化硫是国内外允许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通常情 况下以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 低亚硫酸钠等亚硫酸盐的形式添加于食品中,或采用硫磺熏 蒸的方式用于食品加工处理,具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的作 用。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 外,少量摄入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可能 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 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蔬菜干制品 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应超过 0.2g/kg。蔬菜干制品二氧化硫残 留超标的原因应该是生产者在生产加工过程对工艺未严格 管控,超限量使用相关食品添加剂。

二、牛蛙、泥鳅不合格项目恩诺沙星解读

恩诺沙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被广泛用于畜禽、水产等 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恩诺沙星在淡水鱼和其他动物中的限 值均为≤100μg/kg。牛蛙和泥鳅中恩诺沙星超标的原因可能 是养殖户或者经营商贩在养殖和贩卖的过程中不规范的使 用兽药,并不严格遵守休药期的规定。

三、淡水鱼不合格项目氯霉素解读

氯霉素是一种杀菌剂,也是高效广谱的抗生素,对革兰 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长期食用检 出氯霉素的食品,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消化机能紊 乱。人体大量摄入氯霉素最终可引起骨髓造血机能和肝脏的 损害,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肝损伤等健康危 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 250 号》中规定, 氯霉素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淡水 鱼中检出氯霉素可能是养殖户为防止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造 成经济损失,而违规使用了该类药物。

四、牛蛙不合格项目呋喃西林代谢物解读

呋喃西林是属于硝基呋喃类广谱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 引起的各种疾病,曾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硝基呋 喃类原型药在生物体内代谢迅速,和蛋白质结合而相当稳 定,故常利用对其代谢物的检测来反映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 留状况。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可能会引起溶血性贫 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和急性肝坏死等危害。《中华 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 250 号》中规定呋喃西林为 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虽然硝基呋喃 类药物已被世界多国明令禁止用于动物性食品动物中,但由 于其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仍然被一些养殖户 在养殖过程中违法使用。

五、鸡蛋不合格项目金刚烷胺解读

金刚烷胺又名三环癸胺、三环葵胺,是最早用于抑制流 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农业部 公告第 560 号)中规定,金刚烷胺为禁用兽药(在动物性食 品中不得检出)。鸡蛋中检出金刚烷胺的原因,可能是养殖 户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相关兽药。

六、食用农产品不合格项目镉(以 Cd 计)解读

镉是一种蓄积性的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 体。长期食用镉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肾脏和肝脏造成 损害,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甚至可能对儿童高级神经活动有 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茄子中镉(以 Cd 计)的限量值为 0.05mg/kg。茄子中镉(以 Cd 计)检测值超标可能是由于其 生长过程中富集环境的镉元素所致。

七、豆制品不合格项目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 解读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剂,对霉 菌、酵母和部分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豆干、 豆腐中不得使用苯甲酸及其钠盐。苯甲酸及其钠盐不合格的 原因,可能是生产厂家为延长产品保质期或者为弥补产品生 产中卫生条件不佳而超范围使用该防腐剂。

八、酱腌菜不合格项目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 解读

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一 种防腐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 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 定,在酱腌菜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 1.0g/kg。酱腌菜中检 出苯甲酸及其钠盐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延长产品保质 期,或者弥补产品生产过程中卫生条件不佳而超范围使用。 长期摄入违规添加苯甲酸及其钠盐的食品,可能对肝脏功能 产生一定的影响。

九、豆制品不合格项目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 解读

山梨酸及其钾盐抗菌性强,防腐效果好,是目前应用非 常广泛的食品防腐剂。长期食用山梨酸及其钾盐超标的食 品,可能对肝脏、肾脏、骨骼生长造成危害。《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 豆干、豆腐中不得使用山梨酸及其钾盐。造成山梨酸不合格 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厂家为延长产品保质期或者为弥补产品 生产中卫生条件不佳而超范围使用,也可能是对食品添加剂 使用规定不了解。

十、乳制品中不合格项目脂肪解读

脂肪是体内重要的储能和供能物质。脂肪可以构成人体 成分,提供和储存能量;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还 能够维持体温、保护脏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调制乳》 (GB 25191-2010)中规定脂肪在调制乳(全脂产品)中的 含量≥2.5g/100g。乳制品中脂肪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 生产企业对原料质量控制不严格,也可能是生产企业未按照 产品配方标准生产。

十一、水果制品不合格项目苋菜红解读

苋菜红又名蓝光酸性红,偶氮类化合物,是常见的人工 合成着色剂,在食品生产中应用广泛。如果长期摄入苋菜红 超标的食品,存在致畸、致癌的可能性。《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蜜饯 凉果中苋菜红的最大使用量为 0.05g/kg。凉果类蜜饯中苋菜 红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中计量不准导致终产 品苋菜红超标,也可能是生产企业为改善产品色泽、提高市 场价值而过量使用,还可能是企业掺假造假滥用色素。

十二、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合格解读

防腐剂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 分,用于延缓或抑制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长期食 用防腐剂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 防腐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 不应超过 1。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 比例之和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 程中未严格控制各防腐剂的用量。

十三、粉条不合格项目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 Al 计) 解读

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和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是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膨松剂和稳定剂,使用后会产生铝残留。 铝不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不参与正常生理代谢,具有蓄积 性,过量摄入可能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份的吸收,导致 骨质 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 粉条中铝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 200 mg/kg。粉条中铝含量超 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者为增加粉条的韧性,减少烹饪过程 中的断条、糊汤等,在生产过程使用了过量的明矾。

十四、保健食品不合格项目维生素 D 解读

维生素 D 是人类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长期缺乏维 生素 D 可引起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长 期过量摄入维生素 D 补充剂可导致中毒、高钙血症,早期中 毒症状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烦躁、呕吐、多汗、便秘 或腹泻。《冯博士牌钙维生素 D3 咀嚼片》(批准号:国食 健注 G20170484)中规定,维生素 D 含量应在 100-187.5μ g/g 之间。保健食品中维生素 D 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 生产企业对原辅料质量控制不严格,也可能是生产企业未按 照配方标准生产。

十五、保健食品不合格项目维生素 D₃解读

维生素 D3是维生素 D 的一种,是人类必需的脂溶性维 生素,长期缺乏维生素 D3 可引起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 化症和骨质疏松;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 D3 补充剂可导致中 毒、高钙血症,早期中毒症状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烦 躁、呕吐、多汗、便秘或腹泻。《纽徕佛牌钙维生素 D 维生 素 E 软胶囊》(批准号:食健备 G201932001297)中规定, 维生素 D3含量含量应在 2.46-5.52μg/粒之间。保健食品中维 生素 D3 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对原辅料质量 控制不严格,也可能是生产企业未按照配方标准生产。

十六、保健食品不合格项目钙解读

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儿童和青壮年长期钙 缺乏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骨软化、骨骼变形,易患龋齿等。 中老年人钙缺乏易引起骨质疏松症。过量摄入钙也可能产生 不良作用,如高钙血症、高钙尿、血管和软组织钙化,肾结 石相对危险性增加等。《普修堂牌钙铁锌硒颗粒(4-17 岁)》 (批准号:国食健注 G20170509)中规定,钙(以 Ca 计) 含量应在 2400-4000mg/100g 之间。保健食品中钙含量不达标 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对原辅料质量控制不严格,也可能 是生产企业未按照配方标准生产。

十七、保健食品不合格项目铁解读

铁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铁主要参与体内氧的运 送和组织呼吸过程、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参与其他重要功 能,如参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长期膳食铁供给不足,可 引起体内铁缺乏或导致缺铁性贫血。铁缺乏儿童易烦躁、乏 力头晕等,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受阻,体力下降,注意力、 学习能力降低等。《普修堂牌钙铁锌硒颗粒(4-17 岁)》(批 准号:国食健注 G20170509)中规定,铁(以 Fe 计)含量 应在 42.5-70.8mg/100g 之间。保健食品中铁含量不达标的原 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对原辅料质量控制不严格,也可能是生 产企业未按照配方标准生产。

十八、保健食品不合格项目锌解读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锌对生长发育、免疫功能、 物质代谢和生殖功能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锌缺乏可导致味 觉障碍、偏食、厌食或异食、生长发育不良、皮肤干燥等症 状。《普修堂牌钙铁锌硒颗粒(4-17 岁)》(批准号:国食 健注 G20170509 )中规定,锌(以 Zn 计)含量应在 33.75-56.25mg/100g 之间。保健食品中锌含量不达标的原因, 可能是生产企业对原辅料质量控制不严格,也可能是生产企 业未按照配方标准生产。

十九、保健食品不合格项目硒解读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硒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 管和心肌健康、增强免疫功能、对有毒重金属发挥解毒作用 以及其他如促进生长、抗肿瘤等作用。缺硒还可引起谷胱甘 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下降,直接影响机体抗氧化系统的功 能,硒过量可引起中毒。《普修堂牌钙铁锌硒颗粒(4-17 岁)》 (批准号:国食健注 G20170509)中规定,硒(以 Se 计) 含量应在 93.3-175μg/100g 之间。保健食品中硒含量不达标 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对原辅料质量控制不严格,也可能 是生产企业未按照配方标准生产。

二十、保健食品不合格项目铅解读

铅是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的重金属元素,可在人体内蓄积。长期摄入铅含量超标的食 品,会对血液系统、神经系统产生损害。《生命力牌钙镁片》 (国食健字 G20150853)中规定,铅含量≤0.5mg/kg。保健 食品中铅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料中 铅含量不符合要求,也可能是生产设备或包装材料中的铅迁 移带入。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