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深化城市精细管理服务筑建有序、有度、有质、有感幸福美好城市

2021-12-23 12:3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21年,温江区紧紧围绕“幸福温江·美好之城”目标,不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人性化,逐步筑建有序、有度、有质、有感的“四有”幸福美好之城,助力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一、优机制、强创新,精细管理让城市更“有序”

街道小巷分级管理,采取“统筹安排、由面到点”思路,结合居民意见和实际情况,弹性设置市容秩序分级分类管理街道,维持街面良好市容秩序。全区共设赞元街、同兴西路、光华大道三段市容秩序市级示范街3条,设一级街道73条、二级街道135条。共享单车“政企联管”,建立政府、企业、市民三方联管机制,通过政府督导宣传、单车企业分片包干、市民随拍上报改善单车停放秩序。试点单车“分色块停放”,共同塑造有序停放、有效管理、有颜彰显的共享单车温江名片。广告店招“规范提质”,围绕“希望之区、大美之区、心安之区”发展目标、“两河一心”重点区域,编制《温江区域广告店招规划技术导则》,结合产业照明指导打造旭辉中心3D夜景广告;持续强化广告店招规范整治,累计拆除整治不规范广告店招105个,不断提升城市“软装饰”水平。

二、解民忧、惠民生,政策“松绑”让城市更“有度”

便民摊区“因地制宜”,结合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合理设置临时“便民摊区”,规划引导“摊区”销售商品种类,便民利民。建立摊贩准入责任承诺制,推选摊贩代表分片协助管理,形成自治共担良好格局。2021年,累计设置便民摊区60个。招牌设置“精简审批”,对有招牌设置需求的商家主动靠前问需、现场审查,精简办理流程,将三天办理流程缩短为“即报即审即办”,累计审核办理招牌2100余个。商业促销“审慎包容”,主动梳理需占道促销企业名单,综合考虑点位规模、安全隐患等因素,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占道促销,激发市场需求,促进消费增长。2021年,共支持210余家商家开展300余场占道促销活动。

三、抓行动、促项目,更新改造让城市更有“质”

背街小巷“品质提升”,在112条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基础上,2019年起着力街巷品质再提升,完成滨江路北段、杨柳西路南段等3条示范街巷打造,综合提升同乐巷、南浦横街等15条背街小巷品质。7条街巷获评成都市“最美街道”。“两拆一增”深入推进,以江安河为主轴、大运会沿线为重要区域,持续拆围(违)增绿,完成“两拆一增”项目44个,拆除围墙3500余米,增绿面积22万余平方米,增加开敞空间32万余平方米,打造江平路“两拆一增”示范街道,塑造江安公园、星河公园等5个精品游园,利用鱼凫社区、和平街闲置空地开发“金角银边”。市政设施“提档升级”,围绕大运会场馆周边及沿线,着眼群众家门口细微之处变化,持续开展人行道整治、井盖提升等专项行动,累计整治人行道9条,美化大运会沿线箱柜29个,整治提升井盖950座。开展“市政+社区+小区”通畅出行活动,完成6个社区10个商住小区出入口通道路面整治,居民出行环境品质不断提升。四、汇民意、聚民力,文化植入让城市更有“感”政策实施“广汇民意”,整治提升中通过“村社征需求、镇街抓落实、部门给奖补”等方式征集整治点位,充分征求居民意见,让群众体会建言献策带来的城市变化和幸福生活。宣传发动“凝聚民力”,通过“众治温江”、“坝坝会”等线上线下方式,利用“双街长制”“门前三包”等网格化制度,动员宣传企业、商家、居民共同参与城市治理。文化特色“深入挖掘”,注重在城市管理中挖掘文化特色,通过打造文化“微景观”,设置文化墙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鱼凫文化、花木文化等特色文化渗透居民生活,以文化点缀带来城市感召,让乡愁记忆流动在城市街头巷尾。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