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日,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川人社发〔2021〕29号),重点对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政策措施进行了细化完善,突出了工作指导、政策指引、措施配套、机制保障要求。
什么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这是指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为代表的新业态就业群体,主要是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共享经济服务提供者,这一群体具有组织方式平台化、工作机会互联网化、工作时间碎片化、就业契约去劳动关系化、流动性强、收入不确定等特点。
从特色创新看,在国家文件基础上,《实施意见》创新提出12项政策措施。
其中提到,支持企业根据业务特点、劳动强度、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劳动报酬标准,确保向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督促企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支付周期不超过一个月,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
此外,督促企业按规定合理确定休息办法,对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支付给劳动者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的合理报酬。企业应当落实国家关于职工工作时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假期、带薪年休假等规定。
同时,督促企业为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组织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和个人依托平台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从事自由职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同时,积极引导其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
企业制定修订平台进入退出、订单分配、计件单价、抽成比例、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直接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制度规则和平台算法时,不得将最严规则或算法作为考核要求,要通过“算法取中”等方式优化规则或算法,合理确定考核奖励标准,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劳资恳谈会等民主管理形式,充分听取工会或劳动者代表的意见建议,将结果公示并告知劳动者。
《实施意见》要求全省各地从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和营造舆论环境三个方面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落地落实。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