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月22日从四川省经信厅官网获悉,《四川省制造业“贡嘎培优”企业认定及服务办法》(简称《办法》)已于日前印发。其中明确,四川省经信厅会同市(州)建立四川省制造业“贡嘎培优”企业库,实施省市(州)分级联动培育,全省不超过300户企业,其中省级重点培育100户,市(州)联动培育不超过200户。
所谓“贡嘎培优”,可以追溯到今年10月启动的四川省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行动计划。四川以省内最高峰为行动命名,蕴含着一种寓意──培育一批在省内“顶天立地”的骨干企业。
《办法》明确,此次认定服务的企业主要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四川将支持能够实现“两个倍增一标杆”目标,有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发展可持续特征的企业,其中,“贡嘎培优”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倍增,助力四川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力争实现倍增,建成低碳高质量发展标杆。
记者注意到,四川对申报企业划出了明确要求。
从行业来源看,申报企业需属于“16+1”等重点产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经济领域以及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的企业。
同时,《办法》对申报企业的规模、效益、研发、绿色发展等方面都设置了“门槛”。比如,上一年度营业收入达10亿元及以上,到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至少实现翻倍的企业。又比如,上一年度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超过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到2025年预计研发经费支出金额至少实现翻倍且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超过2%,同时研发经费支出占比不得低于当年申报期水平的企业。
此外,《办法》还提到,申报企业须已经获批或者预计能够获批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零碳工厂等绿色称号的企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除外)。(记者 邹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