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记者从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针对川西北草原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分布广、危害较重,草原退化趋势加剧等问题,加强草原鼠害防治可有效降低灾害损失,提高草原生产能力,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扎实开展草原鼠害防治工作,2021年入冬以来,我省石渠、若尔盖、甘孜、红原等县抢抓冬季草原鼠害防治最佳时期,紧锣密鼓开展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掀起了冬季草原鼠害防治高潮。
2021年全省完成冬季草原鼠害防治396万亩,其中使用生物农药(C型、D型肉毒素)防治369万亩,雷公藤甲素不育剂防治24万亩,鼠夹灭鼠3万亩。培训技术人员773人.次,出动车辆器械874台套.天,投入人力8049人.天,使用生物农药790公斤。其中,石渠县开展为期40天冬季草原鼠害防治,完成鼠害防治280万亩,培训技术人员258人.次,出动车辆器械587台套.天,投入人力5283人.天,使用生物农药560公斤;若尔盖县开展为期23天冬季鼠害防治,完成鼠害防治56万亩,培训技术人员200人.次,出动车辆器械150台套.天,投入人力1380人.天,使用生物农药140公斤;甘孜县开展为期25天冬季鼠害防治,完成鼠害防治40万亩,培训技术人员195人.次,出动车辆器械87台套.天,投入人力1080人.天,使用生物农药50公斤;红原县开展为期18天冬季鼠害防治,完成鼠害防治20万亩,培训技术人员120人.次,出动车辆器械50台套.天,投入人力306人.天,使用生物农药40公斤。
草原鼠害防治是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草原鼠害防治期间,省州县级草原主管部门多次派人到现场督促指导,强调把握好以下关键环节:一是做好动员和技术培训,确保防治效率和效果;二是落实安全责任,保证药物安全使用和规范作业;三是落实投饵后不少于15天的禁牧措施。通过全省草原系统广大干部、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的努力,草原冬季鼠害防治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有效遏制了草原鼠害危害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