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中,我省坚决关停没有环保措施,直接排放污染物的“散乱污”企业。仅在成都,今年就关停了数千家,涉及大批待岗、转岗人员。一边是赖以生存的环境,一边是养家糊口的饭碗,二者如何兼顾?在成都,一场针对环保关停企业的再就业援助行动正在掀起。
这几天,来自成都崇州的20岁小伙何嘉豪,正忙着培训一批新来的外卖骑手。3个月前,他所在的家具厂由于环保设施不达标,被强制关停。
文凭不高、技能单一,是何嘉豪这样的失业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关停了数千家布局分散、偷排漏排污染物企业的同时,工人们也失去了工作。企业不关,环境无法得到改善,而一旦关停,工人们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通过深入的摸底调查后发现,这批失业人员大多数文化程度低、4050人员比例较高,失业后苦于没有求职门路,闲置在家。根据实际情况,成都市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定期举办“散乱污”企业失业人员专项招聘会,放宽年龄要求,针对性地提供大量门槛低、上手快的“定制化”岗位。短短两三天,何嘉豪就通过招聘会找到了外卖骑手的工作,最近还升职成为配送队长,工资比以前翻了一番。
目前,成都全市已组织开展184场“散乱污”企业失业人员专项招聘会,动员组织用人单位4217家,提供岗位50185个, 4.49万名“散乱污”企业失业人员已经通过招聘会实现再就业。
专项招聘会,搭建起招工企业和失业人员精准对接平台。本着“对症下药”的原则,成都市还针对部分失业后创业或灵活就业人员采取了相应的帮扶措施。
下一步,成都将通过建立“散乱污”关停企业及其失业人员基本情况两本台账,多渠道筹集和开发就业岗位,首批在锦江区、高新区、天府新区等地提供140个城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此外,成都还作出了“不挑不选,两个工作日帮助就业”的社会承诺,被关闭“散乱污”企业失业人员,只要拨打成都就业援助中心热线“962110”,政府将给予三次岗位推荐,48小时帮助其就业。
▉观观点评: 一边是生态、一边是生计。成都的做法表明,二者并不对立。只要精准施策,环境保护就做成了一道民生加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