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成都交警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立足主责主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提升城市通勤效率,聚焦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将群众建议群众智慧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依据,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发力推动解决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

推动“违停消除申报”柔性执法措施
2021年6月18日,成都交警推出了“违停消除申报”柔性化执法措施,明确在成都市范围内,机动车因违法停车被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后,成都交警将对机动车所有人进行短信提醒,督促其及时主动消除违停行为,并在10分钟内通过“蓉e行”完成申报。在违停行为被采集记录后,当事人可根据短信提醒或违停告知单提示说明,在成都交警“蓉e行”平台“违停消除申报”模块内输入短信验证码,并拍照上传消除违停行为的证明照片,审核通过后将不予处罚。 “违停消除申报”柔性执法措施在处罚前先行提示,充分给予了当事人改正错误、消除违法的机会,并明确了在盲道、人行横道、交叉路口、急弯路、窄路、公共车站等严重影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区域违法停车和一日内有两次违法停车行为的不适用的规则,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助力引导养成停车入位的习惯,并以共建共治助力营造良好城市交通环境。截至目前,已有52.93万人次主动消除违法后免于处罚。

持续开展剑南大道堵点治理
近年来,随着剑南大道沿线开发强度逐步加大,尤其是天府四街以北片区多个大型楼盘入住后,道路交通呈现过境交通、到发交通双重叠加的特点,交通运行压力明显加大。自2019年以来,成都交警针对剑南大道交通拥堵难题,以实施“通勤效率提升工程”为载体,积极联动属地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经过多次实地踏勘、综合研判,找准拥堵成因,从优化节点交通组织、推动“短平快”微治理、实施片区微循环等方面制定了系统治理方案。今年,成都交警先后在剑南大道天府四街出入口、盛邦街出入口两个交通节点实施了主辅道进出口加宽、渠化车道、安装信号灯交替放行等优化措施,有效消除交通冲突、规范交通秩序、提升通行效率。下一步,成都交警将持续跟踪评估剑南大道运行状况,并结合益州大道、剑南大道、天府一街等工程改造进度,组织实施益州大道交通提升工程、剑南大道进出城交通优化措施,切实缓解剑南大道交通拥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


全力推进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
为遏制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成都交警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从执法管控、源头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着手,扎实深入推进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2021年8月19日,成都交警发布《关于加强大型货物运输车辆安全通行管理的通告》,对包括运渣车在内的大型货车实施最高限速60公里、分道行驶、右转停车让行等管理措施,并通过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开展大货车右转不让行人违法查处,利用成都智能交通综合集成管理与应用平台,加大对大型货物运输车辆超速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坚持对渣土车实施动态管理,开展对《成都市建筑垃圾运输公司名录名录》内建筑垃圾运输车进行车辆备案查验,对未达到相关技术标准、未在规定期限内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车辆不予通过审验,对涉及13家公司的19辆车退出备案。针对骑乘电动两轮车佩戴安全头盔率较低、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的具体问题,成都交警大力开展骑乘电动两轮车佩戴安全头盔主题宣传,收集电动两轮车未佩戴安全头盔典型事故案例,组织新闻媒体持续进行宣传报道,深入社区、农村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依托道安委组织开展 “安全从‘头’开始,平安幸‘盔’有你”骑乘电动两轮车佩戴安全头盔主题宣传活动,各区(市)县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设立分会场同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宣传教育群众2万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赠送头盔2000余顶。(记者 张宇)
成都市交管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