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软洽会在成都举行

2022-01-14 10:4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月12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主办,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博览局、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软洽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政府领导、专家学者、技术精英及企业代表汇聚一堂,聚焦软件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探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据悉,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18届,是成都市深化中国软件名城建设、打造世界软件名城的重要工作平台之一。本届软洽会以“机遇﹒理念﹒共赢”为主题,紧扣国家战略,举行高端工业软件专题会议,交流工业软件协同攻关成果,分享典型工业软件应用案例建设;突显成都特色,贯彻成都市委市政府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工作部署,举办区域协同发展、鲲鹏生态、开源软件和信息安全等细分领域专题会议;聚焦协同发展,把合作洽谈推进融合应用作为工作重点,组织签约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强营造产业发展氛围。

据介绍,2019年以来,成都市积极响应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启动 “蓉贝”软件人才”百千万”引育计划。相继出台《成都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9—2025)》《关于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和《成都市“蓉贝”软件人才评选办法》等政策措施,多层次、多维度给予软件人才政策支持,激发成都软件产业发展活力,蓄力成都软件发展未来。当日,发布了《2021成都市软件人才榜单》、四川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竞争力排行榜TOP30(2021)和 “成都市软件产业需求清单”,并为第三批“蓉贝”软件人才颁发聘书、为“蓉贝”软件人才技术领衔人提供汽车支持。成都已连续3年为“蓉贝”软件人才提供汽车支持政策, 累计支持62辆沃尔沃XC60智雅豪华版汽车。据介绍,本次人才榜单共计805人,其中“蓉贝”软件人才技术领衔人5人,“蓉贝”软件人才资深工程师93人,软件资深工程师707人。

随后,现场发布《成都市推进建设“程序员之家”工作方案(2021──2025年)》,方案指出,到2025年,成都拟建成10个“程序员之家”,促进聚集从业人员超过25万人,在成都打造一批“程序员之家”为特色化标识的软件产业“微型生态圈”。

据了解,成都依据“政府引导、市区共建、行业主导、特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建设”模式,建成一批由专业化机构领衔建设名园、名人、名企、名品、名校、名会、名展、名赛“八名”要素显著聚集的“程序员之家”,政策、资金支持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大型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5大关键软件领域产业,涵盖网络信息安全、数字文创、工业软件、集成电路设计、智慧旅游、大数据等14个细分领域。

近年来,成都抢抓“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互动,为区域产业发展、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赋能。现场,与南京云信达第二总部基地、网御星云国家网络安全靶场西南工业互联网安全靶场项目、北京交控科技(成都)研发制造总部项目、中电金信西部区域总部项目、北京青云科技西南研发中心项目等一批软件产业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据统计, 2021年1月-11月,成都市软件产业新引进52个重大项目,签约总投资达1271.8亿元。

为推动成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中梁就“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看软件产业发展”作主题演讲,提及全球软件产业都处于转型期,软件技术将呈现网络化、网络化、服务化、智能化、平台化的趋势;国家数值风洞工程总设计师,空气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坚强介绍了流体仿真工业软件应用与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研究开拓,我国已初步建成自主可控的流体仿真工业软件体系,打破了该领域“卡脖子”的局面;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所长刘卫东从行业应用角度谈及“智慧民航建设引领行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展现和解读了软件产业发展的规律特点,即需求牵引、应用带动。

据悉,本届软洽会设有主题大会,工业软件、民航软件、人才队伍建设、企业能力培育等10个专题会议,以及“蓉贝”沙龙、互动体验、专题招商3个配套活动,共计14项活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