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网新闻·四川新闻网近年来,达州积极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特别是该市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后,明确了达州加强与成渝双核联动,积极承接产业和人口转移,带动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奋力形成先发优势、打造战略支点,撬动北翼赶超发展、加快振兴的战略。
北翼振兴、时不我待。达州东部经开区作为达州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的重要战略布局,2021年12月18日,经省政府同意已正式获批,1月4日,达州东部经开区挂牌。
达州东部经开区良好态势,在省两会上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多名达州省两会代表委员认为,新区的建成将加快催生“新经济”成长,全面提升达州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加快达州融入“双城圈”,深化“万达开”三地协作,强化“示范”担当,放大“中心”优势。

周川
人物名片:
省政协委员、民建达州市委副主委、四川瀛诚虹信律师事务所主任周川
关键词:麻柳智造城
提起达州东部经开区,省政协委员周川立刻翻出手机打开了朋友圈,“你看,我一个月前还去调研过,那时达州东部经开区还没正式挂牌成立。”周川说,虽然他去的时候看到的还是一块荒地,但东部经开区人的干劲,让他感觉未来那里一定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区。
达州东部经开区提出将围绕“建设‘产城绿乡’深度融合的城市新区和全市工业制造业新引擎,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发展定位。“产”是指万达开智造创新引擎,“城”是指川东北现代宜居新城,“绿”是指明月山绿色发展典范,“乡”是指川东岭谷乡村振兴示范区。
周川表示,他最为关注的就是“产”。
具体来讲,“产”就是万达开智造创新引擎:将以钢铁、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文教文旅、现代物流两大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业,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智造高地,构建区域综合性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全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而这个“产”最重要的“承载体”就是“三城”中的“麻柳智造城”。
麻柳智造城,规划用地22平方公里,就业人口6万人,主要承担钢铁及配套产业、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等功能。规划形成“一心、一廊、四片”的空间结构,着力打造钢铁产业园、智能制造园和新材料产业园,建成全国钢铁化工耦合碳中和创新先行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工业数字化示范园区。
周川注意到,目前达州东部经开区不少项目是成渝地区所需的产业类目。有“不锈钢之乡”美誉的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的四家企业,计划抱团到达州发展,总投资80亿元,建设不锈钢产业集群;AEE深圳一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农用无人机及平衡折叠滑板车出口项目。
新材料产业也引来生力军。深圳安博尔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拟建设单体大容量固态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一期建设4条储能装备生产线和动力装备生产线,满足达州及周边储电桩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供应;5年后计划建成30条生产线,覆盖国内储能充电桩和固态动力电池市场。
“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鲜明特征,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达州是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本底优良,自然资源富集,产业配套完善,具备绿色低碳发展的现实基础。”周川表示,麻柳智造城要牢牢把握将能源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着力方向,加快实现从“资源产出地”到“产业崛起地”转变,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顺应四川发展大势、支撑达州东部经开区未来发展的追赶跨越之路。
作为一名律师,周川还提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制度保障。希望达州东部经开区要牢牢抓住这点,全面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周川说,营商环境既是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形象。对于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达州东部经开区来讲,一流的营商环境是特点,也是竞争力的充分展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协同推进机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投资者获益,让人民群众满意。
记者 余开洋 周俐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