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获悉,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全面擘画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全省21个市(州)自然资源系统全面践行,“规划引领、要素保障、管控约束”的工作要求,收获了许多喜人成绩,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泸州

破立结合,谋势而动,绘制空间蓝图。优化完善《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方案。合江县列入第二轮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省级试点,完成县域经济片区划定,形成成果方案,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指引。全面推动公园城市建设,形成公园城市规划初步成果。完成《川渝合作示范区概念规划》城市发展方向研究,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写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
量质并举,蓄势而发,积蓄发展动能。完成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30个,建设用地49个项目(批次)报件,为重大项目用地提供及时有力保障。完成《泸州市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实施土地“增存挂钩”专项行动,开展“标准地”“亩均论英雄”“混合用地改革”试点,科学制定工业用地准入、土地转让预登记、土地弹性出让等用地制度,建立完善全市土地基准地价体系,有序实施项目土地供应。
标本兼治,顺势而为,厚植生态本底。出台《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新时期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系列文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推动建立“田长制”,构建市、县、乡、村、社五级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成全市2019-2020长江沿岸10公里废弃矿山和重点区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制定《泸州市露天生产矿山植被重建指导意见》;开展全域综合整治试点,为乡村振兴发展拓宽路径。
服务惠民,乘势而上,增进民生福祉。完成2020年度泸州市国有自然资源报告,启动全市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4类自然资源资产价格信息采集并完成成果汇交。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不动产登记;推出不动产登记线上服务,开通网上预约、查询、登记、缴费,实现电子证照网上申领、查询、下载、核验。狠抓地质灾害防治底板工程,全年未发生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