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走访大问计大宣传大化解 乐山井研“四大活动”护民生

2022-02-11 08:3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以前到村委会也就两三公里,并村后要10多公里,太不方便了,特别是对于一些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近日,在乐山市井研县纯复镇红庙村举行的一场“阳光问廉”坝坝会上,村民们对合村后的医保、社保办理难等问题反映强烈。


原来,2020年在村级建制调整时,红庙村合并了包括原天乐村在内的3个村,把村办公室也设在了原红庙村。对于原天乐村村民来说,原来到村上办事只需一个多小时,如今来回就得花上半天时间。了解到该情况后,在该镇纪委的督促下,该村及时在原天乐村村办公处定期开展业务办理。针对无法办理的残疾人,专门提供上门服务。


以上是井研县开展“大走访”活动中的一幕。


为做好村级建制调整“后半篇”文章,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自20209月开始,井研县由县委统筹,县纪委监委总牵头,开展了“大走访·大问计·大宣传·大化解”四大活动,聚焦社情民意问需于民,主动深入群众问计于民,在拓展渠道强化宣传引导的同时,落实责任解决,提升群众满意度。


邀请群众来问计,确保用上“实惠水”


与聚焦社情民意的“大走访”不同,“大问计”紧扣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民生事项等内容,把焦点放在乡村振兴、村级建制调整“后半篇”文章、基层治理等发展主题上。


“用水问题已经困扰了我们很久。每次用水都要看时间段,增压泵也用了几个了。今天听到相关部门的回复,希望能把这个问题彻底给我们解决。”该县研城街道城南社区居民刘燕说。


此前,《研为百姓》节目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题,曝光了该县自来水供应存在水压不足、产能不足,群众用水体验感差等问题。节目通过播放暗访短片、群众代表发言、主持人现场提问、相关负责人答复、分管副县长表态等方式将问题的产生、存在、解决等流程清晰展现在群众面前。


“所曝光的问题通过问计的方式找到了解决方法,大家也能感受到了各级政府想干事、干成事的决心。”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大问计”以《研为百姓》全媒体问政访谈栏目为依托,构建起了媒体常态监督、政府高效运转、群众主动参与、纪委追责问责的新机制,搭建起党委政府与群众间高效的沟通渠道。


除了问政访谈节目的形式外,在“大问计”中,各行业主管部门还通过意见征集、座谈调研等方式,听取党员干部、群众代表等各方意见,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融入决策规划。该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通过各种途径一共收集汇总了300多条意见建议,经过筛选形成了29条高质量的意见建议上报县委。


大化解如何化?拖了5年的流转案解决了


与聚焦问题收集整改的“大问计”“大走访”、聚焦正面引领的“大宣传”不同,“大化解”则注重矛盾纠纷的化解和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


“鱼塘欠款拖了这么久,必须给个说法。”在该县纯复镇观塘村,20多户村民与鱼塘承包人彭某之间的土地流转纠纷案一拖就是5年多。


“之前我们司法、公安、卫健等部门,就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在这次大化解活动中,我们换了思路,引进了新的承包人。”该镇镇长邹东良表示,在此基础上,邀请了村老干部参与,围绕过去债务、租金收取、新承包人、后续管理等4 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通过宣传政策法律、反复算账,最终做通了彭某的工作,同意转让35亩鱼塘的资产,并且签订资产转让协议。


“为了这个事,我们乡镇干部至少都跑了十多次,更不用说这个村的村干部了。”该镇纪委书记鄢城宇对此表示,在调解过程中,大家多次协调各方参加调解,制定化解思路,并邀请到派出所、司法所共同参与,最终使该历史遗留问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据悉,自开展“大走访·大问计·大宣传·大化解”四大活动以来,井研全县党员干部全部进村入户,精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疑难问题,累计走访5.5万余户(次),召开“阳光问廉”坝坝会742场次,收集问题诉求、建议意见616 条,解决民生困难180件。


“下一步,我们将把四大活动作为长期性工作常态化开展,进一步转变作风,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该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吴天军表示。(吴锡)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