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也于近日复函同意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明确了各枢纽的建设重点。
点击查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同意成渝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复函》
成渝枢纽设立两个集群:
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双流区、郫都区和简阳市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同意成渝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复函》(以下简称《复函》),成渝枢纽规划设立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和重庆数据中心集群。
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成都市双流区、郫都区、简阳市。
重庆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重庆市两江新区水土新城、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补充解释说,《复函》划定的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严格按照行政区划划分,其中,成都市双流区包含天府新区,郫都区包含高新西区,简阳市包含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
▲成都超算中心 图片来源:成都市科技局
《复函》要求,天府、重庆数据中心集群应符合新型数据中心发展要求,尽快启动起步区建设,逐步落地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主体原则上为数据中心相关行业骨干企业,支持发展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内容涵盖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建设、网络服务质量提高、算力高效调度、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等。
《复函》提出,天府、重庆数据中心集群应抓紧完成起步区建设目标: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不低于65%。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指标控制在1.25以内,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显著提升。网络实现动态监测和数网协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能高质量满足“东数西算”业务需要。形成一批“东数西算”典型示范场景和应用。安全技术、措施和手段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分两批在8个地区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截至目前
我国已布局两批八大
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4个节点要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定位于不断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夯实网络等基础保障,积极承接全国范围的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4个节点要服务于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需要。定位于进一步统筹好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数据中心布局,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扩展算力增长空间。
记者注意到
此次同批复函同意启动建设的
4个枢纽节点各有侧重
京津冀枢纽
京津冀枢纽规划设立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围绕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北京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辐射华北、东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长三角枢纽
长三角枢纽规划设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和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围绕两个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一体协同、辐射全域”的发展格局。
成渝枢纽
成渝枢纽规划设立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和重庆数据中心集群。围绕两个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平衡好城市与城市周边的算力资源部署,做好与“东数西算”衔接。
粤港澳大湾区枢纽
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规划设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围绕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广州、深圳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新闻多一点>>>
一图看懂“东数西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