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科普:总是担心听力下降?全生命周期护耳攻略上线!

2022-03-03 09:58:00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听力损失会严重影响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

2022年3月3日是第二十三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十个“世界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据世卫组织2021年的《世界听力报告》称,全球约20%人口,即15亿人有听力损失,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到2050年,预计近25亿人患有听力损失。保护听力健康贯穿生命全周期。

产前预防

四类孕妇属高危人群

应警惕新生儿听力情况

1、夫妻一方或双方是聋哑人家庭,由于遗传因素对听力影响作用关键,夫妻双方均带致病基因容易遗传给孩子。

2、首胎经检查确有听力障碍的家庭,二胎罹患听力障碍的风险较高。

3、主动或被动暴露于放射线或化学环境中的孕妇。

4、孕早期患有病毒或寄生虫感染的孕妇,孕妇怀孕前三个月应防止感冒,风疹及弓形虫感染。

高危孕妇可通过妇科取出羊水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胎儿听力情况。

孕期如何保护宝宝听力?

1、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苯、甲醛、放射线。

2、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

3、孕期应避免噪音干扰。

婴幼儿时期

需要特别注意 

1、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及早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听力状况,至少有一半的听力损失是可以预防的,尤其注意对6个月内,及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2、出生时窒息、产伤、生后严重黄疸、中耳炎、腮腺炎等也会造成听力损失,一旦出现这些疾病应及时治疗,及时检查听力情况。

3、儿童若有耳痛、耳闷、耳痒、耳鸣等症状及时就医。

4、不随意掏耳朵。

5、谨慎用药。

成年人预防

1、安全使用耳机,遵循“60-60原则”,即耳机使用不超过60分钟,耳机音量不超过总音量的60%;不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

2、远离KTV、酒吧、迪厅等噪声环境,或尽可能减少持续暴露的时间。

3、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声时,要严格采取防护措施,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

4、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通常是缓慢进行的,初期不易察觉,因此要定期检查听力。

老年性耳聋

 如何预防老年性耳聋 

1、营养合理搭配。多吃含铁,锌等食物如木耳、豆制品、黑芝麻、肉和鱼等。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老年人耳鸣、耳聋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锌。

2、远离噪声。高频听力损失不易察觉,只有靠预防和保护,遵循“60-60原则”,即耳机使用不超过60分钟,耳机音量不超过总音量的60%;不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

3、若有听力下降,及时选配助听器预防听觉退化和生活质量下降。

4、保持心情愉悦,定期检查听力情况。

5、勤锻炼,忌烟酒。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