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名片: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民政厅厅长益西达瓦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22年3月3日,住川全国政协委员集体从成都出发去往北京,参加明日启幕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这也将是本届政协委员最后一次集体亮相。“既是建言人,又是落实者。”五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民政厅厅长益西达瓦的很多建言素材都来自他的本职工作和履职活动。从养老到民政救助体系,从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到促进新时代家庭建设。作为一名“老民政人”,他的提案聚焦民生保障,无不与民政事业息息相关。此次有啥新提案?两会前夕,他接受了四川发布的专访。
今年,他的视角投向参与社会治理的更小单位──家庭。
2022年,益西达瓦带来了一份《关于促进新时代家庭建设的提案》。他通过日常工作与调研发现,很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家庭。例如,在未成年保护工作实践中他发现:心理不健康、沉迷网络甚至违法犯罪等青少年群体,90%以上缺乏家庭教育、家庭关爱或者家庭教育不当。此外,还存在婚姻关系紧张、养老压力增大等系列家庭问题。而隔代、空巢、单亲等“脆弱家庭”“边缘家庭”,在遭遇家庭变故时往往措手不及、应对失据。
为何家庭问题频发?益西达瓦看来,究其原因除了“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尚未完全转变,还在于现有的家庭公共服务职能零散分布在民政(孤弃儿童保障、儿童收养、儿童救助保护)、卫健(生育、家庭健康)、教育、妇联(家庭教育)等部门,导致彼此之间制定的家庭公共服务政策碎片化。同时,能够提供家庭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或企业发育不健全,家庭公共服务人才缺乏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何让这一个个家庭更加美好?益西达瓦建议,要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家庭公共服务职能职责进行有效整合,自上而下新成立或者明确指定负责家庭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统一负责统筹指导家庭建设,制定、实施家庭公共服务等相关政策。同时,制定软硬件保障补短政策,明确家庭公共服务预算专项。拓展满足特殊群体和不同人群需要的兜底和个性化服务。
家庭服务要“活起来”,社会力量不可缺。益西达瓦建议,要畅通社会组织、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家庭建设的渠道,尤其是在家庭公共服务模式选择上,积极探索“公办民助”或者“公办民营”的模式,通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调动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增强家庭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能力。人才又如何破题呢?他建议推动在高校(高职)设置婚姻家庭、养老育幼、社会工作等亟需的专业及课程,同步建立人才职称评定、考核激励等机制。
此外,还要选树培育一批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典型,在全社会营造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