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名片:
何学彬
全国人大代表 眉山市侨联副主席,农工党中央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22年全国两会开幕在即,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侨联副主席,农工党中央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何学彬从眉山市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现状出发,建议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
据了解,眉山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15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9处(232个点),可移动文物数量39254件,江口沉银出水文物62000件。此外,眉山在全省率先成立第一个市州考古工作站──眉山考古工作站,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考古机制和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前置的重大改革。
何学彬介绍,眉山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均是兼职从事,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而人员编制缺乏也严重制约了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无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资金投入不足更是导致田野文物被盗、被损的危险非常大,文物库房的10万多件文物只能“睡大觉”,没有综合性博物馆进行展示。
何学彬在走访调研中还发现,眉山所面临的上述问题在西部地区普遍存在。针对这些问题,何学彬从“有机构干事”“有人干事”“有场地展示”等方面带来以下建议:
一是建议由中央办公厅或中央编办发文明确,参照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的架构形式,在西部地区的市和县(区)单设文物局,作为当地文化和旅游局的二级局。
二是建议由中央对西部地区的市和县(区),下达文物保护的专项编制,进而解决“有专业人才干事”的问题。
三是建议由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市和县(区),给予文物保护专项转移支付,同时给予专项补贴修建综合性博物馆。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实习记者 潘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