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贯彻落实3月8日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更好指导各地各部门科学高效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3月11日,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对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再部署,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和举措。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讲政治、顾大局、防风险、守底线高度,抓实抓细地质灾害风险隐患防范各项措施,不断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底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环境。
《通知》强调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压实责任全覆盖铆紧。“省市县乡村组点”防灾责任链条,抓紧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厘清地质灾害防治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乡镇(街道)直接责任和村(社)一线处置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县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组、干部包户”的包保责任制度,落实“空心村”避险帮扶责任。
抓紧调整充实各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员,及时更换不合格的专职监测员,主动向社会公告并接受监督,切实将防灾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
《通知》要求在强化地质灾害风险隐患防范各项措施方面,想方设法管到点。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百千万”行动,抢抓汛前草枯叶落雪融、隐患易于排查的有利时机,充分调动全省“百”支地勘队伍、“千”名防灾责任人、“万”名专职监测员,广泛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志愿者,运用“空天地”技术手段,全覆盖开展地灾风险隐患排查复核,逐点落实防范措施。
突出抓在建工程领域地灾防范,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及问题整改落实“回头看”,确保汛前整改到位、问题清零。
坚持以提高极端条件下的预警响应和避险转移能力为根本目标,按照“专群结合、人技衔接”的原则,加快推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点到人。
开展多层级、多渠道、宽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及避险演练,4月15日前 完成各级防灾责任人、乡镇村社干部、专职监测员、驻守支撑技术人员、受威胁群众、在建工程施工作业及现场管理人员等的全覆盖培训;加强夜间、断路断电断网“三断”等特殊条件下的地质灾害避险演练,确保汛前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在建工程至少开展1次演练。
《通知》明确在落实保障措施方面,精准施策全力防。发挥地勘单位主力军作用和技术优势,以市、县为单位落实驻守支撑队伍,及时将支撑力量投放到地质灾害防治一线,支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效开展。深入推进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攻坚,着力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同时,要针对近年来地灾防治的难点堵点和暴露出的薄弱环节,修订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健全联动防灾工作制度,细化预警发布、灾情处置、转移避险、抢险救援队伍物资预置等方案。要抓紧修缮维护避险转移安置场所,更新补充应急物资装备,确保有备无患。
此外,要抓紧开展汛前检查,将防灾责任落实、监测员调整充实、隐患信息更新、隐患整治措施落实、监测预警网络运转、宣传培训演练开展、预案修订完善、避险转移安置点设置、物资装备储备、在建工程防灾等十个方面作为排查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及早将问题解决在萌芽。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