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31日下午,在宜宾酒都剧场,宜宾市“共圆中国梦决战奔小康”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向观众们讲诉了一个个感人奋进的故事,这是宜宾启动该项活动以来的第十场报告会,也是最 后一场。
在报告会上,宜宾市珙县茶农田洪、筠连县孔雀乡书记曹莉、屏山县清平彝族乡扶贫办主任民族村驻村干部梁雪峰、兴文县大河苗族乡峰岩村六组的苗族村民“牛人”刘江、南溪区江南 镇大堰村任第一书记赵晓林、高县庆岭乡凤凰村党支部书记刘忠云等先进们用他们在基层的脱贫攻坚实际经验,向观众们展示了一个个来自基层鲜活的致富带头人的样貌,他们为村民修路、 他们为群众带头发展产业,在贫困的土地上,利用各地的优势,种茶、养猪、养牛、种水果……一个个新的产业在当地生根发芽,慢慢地让村民走出贫困的身影。
作为屏山县清平彝族乡扶贫办主任、民族村驻村干部,梁雪峰用实际行动,改变了这个距离县城最偏远、贫困发生率高达19.52%的乡镇村民的生活。精准扶贫以来,通过精准的项目规划 和严格的资金使用管理,全乡完成了70公里的道路硬化,12000亩的核桃、砂仁产业布局,324户的危房改造。建成聚居点1个,在建聚居点3个,启动聚居点7个,建成后,可在全县率先实现聚 居区域户数占全乡总户数50%以上的目标。
“作为基层扶贫干部,为精准脱贫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为脱贫攻坚的谋划提供决策依据,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梁雪峰告诉说,他首先突破“语言关”,并 让妻子加盟扶贫队伍,为清平的扶贫工作当好参谋和助手。
筠连县孔雀乡虽然有着孔雀开屏一样的秀美山川,但因为属于偏远高寒山区,这里的群众却还没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乡11个村中,有3个省定贫困村,344户贫困户,1327个贫困人 口。接任孔雀乡党委书记后,曹莉就肩负起了孔雀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
为了率先垂范,曹莉首先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带动和坚定全乡干群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面对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问题,在一年的时间里,为全乡争取了40余公 里的村道建设项目。 此外,在推动产业发展时,他们注重“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种养循环、凸显特色”,在成都建起了16家“筠州高山土猪”品牌直营店,把孔雀乡的土猪卖到了省城。有了可靠的市场保 障,孔雀乡土猪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全乡已经建起了高山生态猪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
“家住苗寨山旯旮,精准扶贫到我家。立志脱贫奔小康,党的恩 情永不忘。”兴文县大河苗族乡峰岩村六组的苗族村民刘江被大伙称为“牛人”。但是曾经他被家里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 ,二十多岁的小伙,却未老先衰,头发比七八十岁的老头儿还少。
绝望中,精准扶贫让他看见了希望。在村里新来的第一书记罗剑秋的建议和帮助下,刘江筹措了6万元,买了8条肉牛,办起了家庭养牛场。学习养牛技术、提升管理,渐渐地,刘江办起 了养牛专业合作社,当上了理事长。心里美滋滋的刘江牢牢记得领导说的“带动其他人一起富”的话,和几个合伙人一起动员还没找到致富之路的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带动着更多的人脱去贫 困的帽子,走向小康之路。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