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至4月是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
也是全省森林草原高火险期
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步入关键时期
3月28日,四川省森林草原高火险期誓师大会暨“关注森林草原防火·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宣传活动启动,18支森林草原防灭火力量,多种森林草原防灭火装备机具,整齐地排列在成都市金堂县铁人三项赛场。
当天,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联合省应急管理厅,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和金堂县人民政府,在成都市金堂县铁人三项赛场设主会场,与攀枝花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等高火险区域,同步启动本次宣传活动。
据悉,这些灭火力量随后将直接赶赴成都周边高火险区开展防火宣传、警示教育、设卡检查、火源清缴、携装巡护和巡查督查等任务,以应对持续干旱少雨和极端天气增多带来的高森林草原火险橙红色预警。
直击凉山多地 绷紧防火“安全弦”
今年3月以来,四川森林草原火险预警持续拉响。3月22日-23日,凉山州11个县(市、区)拉响了四川今年首个高森林草原红色预警。近日,四川发布跟随省应急管理厅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到森林草原防灭火一线实地探访。
人防至前:两点一哨“全副武装”
在凉山州宁南县鲁南山林区,红色预警旗帜高高悬挂,防火卡点上工作人员细致盘查登记,从县到乡所有干部绷紧神经、下沉一线,扑面而来的除了飞扬的黄土还有满满的紧张氛围。
宁南县共5个重点林区,森林覆盖率52%,全县设置林区卡防点43个,队伍前置驻守点6个。
“已经四十多天没回过家了。”在鲁南山防火1号卡点,宁南县石梨镇镇长卢万宏检查着点位人员在岗情况。“红色预警是最高等级,我们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林区。”
据了解,自凉山进入森林防火期以来,全镇范围内所有重点林区、所有重要路口,根据不同火险预警等级,会相应悬挂不同颜色的预警旗帜,对应响应措施也会随等级升高而更加严格。
“卡防点设置了4名驻点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全时段对进山入林人员进行全覆盖盘查询问。”卢万宏介绍,前置点三个小队每小队10名半专业扑火队伍轮流靠前驻防,24小时蹲点驻守待命,负责巡查瞭望重点林区周围是否发现火险火情,随时做好出动准备。
每个瞭望哨配备4名轮班值守的专职瞭望员,实现林区全覆盖监控瞭望,发现烟点火点及时向指挥部作出反映。
据悉,前置点还配足防灭火车辆、水泵、水带、风力灭火机、组合工具、防火服、防火靴等扑灭火物资装备,建立半小时响应打火圈,成立“打早、打小、打了”先锋队。
集群取水:以水灭火最高效
当初始森林火灾发生时,以水灭火是最高效的途径。在宁南县鲁南山森林草原防灭火集群取水点,现场可以看到4口简易蓄水池,每个池内都蓄满了水。
“我们利用简易胶管对山中固有水源进行引水,并存储在这里,实现任何季节都能对森林消防持续供水。”宁南县石梨镇党委书记江海介绍道:“每口容量100立方,共计400立方,主要目的是实现森林火情火警早发现早处置,现已具备了半小时内到达鲁南山林区任何地点的能力。”
截至2022年1月,宁南县共建成蓄水池1747口,安装蓄水罐1023个,建成500方以上“土椤子”集群取水点3处。
而在德昌县麻栗镇蒋家山,当地充分利用垭口水源优势,在防火通道两侧300至500米间隔合理布置钢制水池34个,并且在山顶建设钢制水池集群1个。
“山顶建设钢制水池集群一共37个水池,每个33吨,基本可以保证方圆5公里范围用水。”凉山州德昌县麻栗镇镇长胡东海介绍道,整个蒋家山实现人工蓄水2272吨,能够持续通过抽水机供水120小时以上。
目前凉山州各地在高山密林中通过收集,存储山泉水,已建立完整的灭火水源供给体系。
群众参与:防火意识深入人心
今年3月7日,凉山州德昌县金沙傈家女儿骑巡队成立。
这支女子骑巡队大队长由金沙傈僳族乡干部莫色芷溦担任,其余24名队员全部来自金沙各村年轻傈僳女子。
成立10多天,这支女子骑行队已经成为当地森林草原防火宣传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凉山州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是四川最大的傈僳族聚集地,当地很多村民都保留着说傈僳语的习惯。为了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工作,近年来,当地想了很多办法。
“但总是面临着语言不通的问题,特别是乡干部走村入户开展宣传时,很多时候都要两人一组,要将汉语翻译成傈僳语。”乡党委书记李波说,“我们这支女子骑行队,大部分都是傈僳族。这就方便了我们入户开展宣传,也很好地解决了语言不通的问题。”
在凉山州宁南县民族初级中学,一堂彝汉双语的森林草原防灭火课堂正在进行。
“我家住在大山里,周围都是森林,通过在学校里学到的防火知识,告诉家人如何安全用火,也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七年级8班的阿什么子托家住宁南县跑马镇八岩村,每月回家,她都会将学校学到的防火知识告诉家中奶奶。“奶奶一个人在家,年纪80多岁了,很多旧习惯需要慢慢改变,现在安全用火的意识还是很强了。”
据了解,宁南县民族初级中学以彝族学生为主,98%以上学生来自宁南县较为偏远的彝族乡镇。
“我们重点打造彝、汉双语特色教育,将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寓教于乐。”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向文彪介绍:“目的是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