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28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银昌透露透露了一组数据:全省每年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约1.6亿吨、农业固体废物约2.4亿吨、工业危险废物约500万吨、医疗废物约6万吨、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约1600万吨,“十三五”期间建筑垃圾产生量约2.1亿吨。
据悉,川渝两地积极推进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确定了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乐山、眉山、宜宾等8个城市作为四川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范围,并力争将这8个城市推荐纳入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什么是“无废城市”?据李银昌介绍,“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全部综合利用,而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充分发挥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的作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这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循环上升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国家在深圳、重庆(主城区)等11个城市和雄安新区等5个特殊地区(“11+5”)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为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川渝两地积极推进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与重庆市签订了合作协议,并2次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专题会议,会同重庆市编制了指导意见,确定了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乐山、眉山、宜宾等8个城市作为四川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范围,并力争将这8个城市推荐纳入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下一步便是要从‘无废小区’‘无废学校’‘无废企业’等细胞创建入手,以点带面,全方位推动‘无废城市细胞’创建活动,推动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建、公治、共享的“无废城市”建设全民行动体系。”李银昌说道。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