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布 四川“双星”巅峰闪耀

2022-03-31 10:23:00   四川观察

3月31日上午10点,国家文物局召开“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经过评委会评议和实名投票,现场公布了获得十大的项目名单。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从20个参加终评的项目中脱颖而出,双双当选,闪耀全场!

何以被专家青睐?祝贺两个项目得奖的同时,我们再来梳理一下他们的发掘历程、重要成果意义等关键信息。四川稻城皮洛遗址的发现要追溯到2019年,当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专业团队在川西高原展开旧石器时代考古专项调查工作,于2020年5月份调查发现皮洛遗址。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4月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皮洛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到11月初第一阶段野外发掘工作圆满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本是配合基建川藏铁路的考古调查,最终由基建调查转为主动性旧石器时代考古专项调查。这也印证了当下基建考古不断加强课题意识,将配合基建发掘视为解决学术课题的机会,不遗余力将研究做深、做透的考古新理念。

而皮洛遗址的成果和意义也颇为丰富,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皮洛遗址除了揭露出7个连续的文化层外,发现的手斧、薄刃斧等遗物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遗存,也是目前东亚地区形态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术最成熟、组合最完备的阿舍利组合,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莫维斯线”论战画下了休止符。同时,皮洛等川西高原含手斧的遗址填补了东亚阿舍利技术体系在空间上的一个关键缺环,串联起东西方的阿舍利文化传播带,对于认识亚欧大陆东西侧远古人群的迁徙和文化交流具有特殊意义。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可能算是此次获奖的项目中社会关注程度最高,公众知晓率最多的遗址了。它是考古工作者几十年间辛勤奋斗、多年坚持不懈努力之下取得的成果。能够荣获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对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好的褒奖。

三星堆遗址自1929年以来,开展了多次发掘工作,而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内目前总计发现了8座长方形祭祀坑,这其中就包括1986年发掘的1号和2号坑。新一轮发掘从2020年3月启动后,又陆续发现了6座祭祀坑、78座灰坑、55条灰沟、341个柱洞、4座房址、2座墓葬,初步摸清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分布范围和内部布局。

而结合地层关系、出土器物以及碳14测年结果,专家现在初步判断,新发现的3号、4号、7号和8号坑年代为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大致相当于晚商殷墟四期,而5号和6号坑的年代相对稍晚。

目前,6座祭祀坑出土带有编号的遗物近20000件,完整和近完整遗物近3000件,包括了铜、金、玉、石、陶、玛瑙、象牙等等类型,重要文物包括金面具、鸟形金箔饰、铜顶尊跪坐人像、铜扭头跪坐人像、铜立人像、铜人头像、铜面具、铜尊、铜罍、铜“神坛”、铜龙、玉璋、玉戈、玉凿、神树纹玉琮、玉器座、玉刀、石戈、陶矮领瓮、陶尖底盏、丝织品残痕、象牙雕、海贝等,部分文物的造型和纹饰更是前所未见。

纵观此次获得十大的项目,主动发掘项目占大多数,充分反映出中国考古学课题性越来越强、多学科合作更加紧密、学术目标愈加明确的发展特点。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自1990年开展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年一度中国考古学界的学术交流平台和面向社会大众的行业宣传平台,成为我国考古学界乃至整个文化遗产领域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多年以来,四川所取得的成绩也十分卓著。到目前为止,四川共有12个项目获奖,而在1996年和2013年,四川也曾同时有两项考古项目入选全国十大新发现。分别是1996年的“四川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四川华蓥南宋安丙家族墓地”和2013年的“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