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成本、增补贴、稳人才……成都出台30条政策措施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2022-04-11 17:06: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11日上午,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成都市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

此次出台的30条政策措施涵盖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支持重点行业稳定发展、强化服务业企业帮扶激励、促进外资外贸更好发展、支持市场主体扩大项目投资、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加强企业要素保障、优化为企服务营商环境八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帮助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健康发展,保障成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市场主体生存发展压力较大的背景下,30条稳增长措施如何发力备受社会关注。记者梳理措施条文发现,措施靶向明确、具有成都特色,针对城市发展依赖的服务业、工业以及文旅行业,措施从人才、成本、创新等多个维度给予政策支持。

服务业:补贴核酸检测费用,允许一定条件下开展外摆经营活动

作为成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转。由于涵盖产业领域广、行业门类多,服务业在疫情影响下容易受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影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特别是餐饮、零售等聚集性、接触性服务业经营比较困难。

如何帮助帮助市场主体降低成本,渡过经营难关、增强发展信心?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李晓勇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了几项充满成都特色的举措。

其中,鼓励商贸零售和餐饮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新模式,在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允许临街店铺在划定区域内和节假日期间,在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交通安全情况下,开展外摆经营活动和各类促销活动。

此外,在减税降费等普惠政策全覆盖的基础上,成都还将对新增纳入限额以上统计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以及达到一定规模的限额以上的商贸企业,按等级分类进行一次性奖励。同时,对有出口实绩的小微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和从事跨境电商物流运输并提供延付运费服务的企业,进行保费补贴;对餐饮、零售、外卖配送、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以及属于应检尽检人员范围的酒店企业员工,定期开展核酸检测费用进行全额补贴。

工业企业:投资扩产有补贴,彻底解决留抵退税问题

2021年,成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工业投资增长9.7%,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升。但受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影响,成都也面临工业稳产业链稳供应链、企业稳就业稳增长、发展稳投资稳预期的压力。

如何稳定工业企业发展信心?措施从提高创新奖励、降低经营成本等方面,帮助企业“开源节流”。

其中,在支持企业投资扩产方面。成都将对既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一定规模,按不超过12%给予最高120万元补贴。对新上重大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3%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

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一级调研员徐琳在解读税务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时也特别提到了对工业经济的扶持措施。

徐琳提到,今年税务部门将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同时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部分税费纳入缓缴范围。

此外,今年成都税务部门还将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中小微企业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单位价值的50%可在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

文旅行业:专项经费支持人才培训,鼓励消费业态创新升级

2021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210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6%;实现旅游总收入3085亿元,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市的文旅行业也受到了较大冲击。 

成都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王敏在解读文旅行业纾困措施时介绍,将从稳定人才队伍、鼓励企业创新、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等方面促进文旅行业快速恢复。

如何增加企业现金流、稳住人才队伍是此次文旅行业纾困措施的重点方向。王敏介绍,今年成都继续落实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暂退比例为80%,还会同市人社部门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拿出专项经费支持旅游企业、协会开展文旅人才培训。

此外,为充分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和活力,成都将开展“文旅消费新业态示范区”“文旅消费新业态示范项目”认定,并按照投入资金比例、示范带动作用等绩效,分别给予一次性最高200万元、50万元补助。对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新(改)建停车场、游客中心、游步道等,按照投入资金比例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培哲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