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贯彻落实“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让产业和人居环境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成都市青白江区综合执法局本着“责任在肩、担当在先”的原则,站在全区发展大局高度,以不等不靠、勇为争先的工作作风,会同相关单位对港城大道沿线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梳理形成问题台账,在短时间内迅速优化港城大道沿线形象面貌,提升区域环境品质,为擦亮对外交往窗口显示度,吸引新兴产业在铁路港和欧产城集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基本情况
港城大道起于呈祥大道,止于欧洲产业城,全长约11公里,途经姚渡镇、清泉镇、福洪镇,是连接铁路港经开区与欧产城的重要通道。当前我区正在加快建设“四区一枢纽”,港城大道沿线既是打造对外交往引领区和开放产业集聚区的重点区域,也是推进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打造国际品质生活区的示范窗口,其形象和品质直接影响到省市区重大战略部署能否加快实施和顺利呈现。
经全面深入排查,港城大道沿线涉及地块37处,其中闲置地块12处(约611.47亩)、种植草坪地块3处(约386.79亩)、规模化农业项目6处(约4488.09)亩、违法建设地块4处(约9.7亩)、其他地块12处(约894.08亩),共有6个方面123个城乡环境治理问题亟需治理落实,主要包括:一是闲置地块内杂草丛生,无管理痕迹;二是闲置地块内存在乱倾乱倒现象;三是农村种植区域内塑料薄膜破损,周边有白色垃圾;四是部分地块围挡不规范、破损,周边建渣乱堆;五是农村自建房周边环境脏乱差;六是存在违法建设问题。
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重协调,切实发挥区治理办牵头抓总作用。一是狠下深水,问题排查到位。组织各责任单位力量,迅速对港城大道沿线进行拉通排查,深入查找表象和背后的问题,做到不走过场、不讲情面,梳理形成《关于港城大道沿线地块梳理情况的报告》并上报区委。二是压实责任,工作措施到位。根据问题排查情况,认真制定港城大道沿线环境品质提升,压实各牵头单位责任,逐一明确问题类型、整改主体、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确保整个治理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有督查、有落实。三是全面联动,统筹推进到位。坚持重过程抓细节,始终绷紧“统筹协调、牵头抓总”这根弦,全时段联动各责任单位按照职责推动港城大道沿线城乡环境治理各项具体工作,着力防止工作推进缓慢或整治不彻底、敷衍整治等情况发生。
(二)强落实,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问题整改机制。一是担责尽责有速度。青白江区分管区领导高度重视治理工作,多次以现场办公会形式,以“听汇报+查实情”机制有针对性地快速解决治理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一步巩固思想认识,破除推诿侥幸心理,推动治理工作走深、落实、做细。二是攻坚克难有干劲。区治理办聚焦问题排查、任务分解、整改落地、成效复核等重点环节,坚持“问题不上交,困难不外推”,以“日核查+周通报”工作机制强力推进治理工作,每日现场碰头研讨相关问题,每周定期通报问题整治情况,确保各责任单位有序完成240余处问题整改。三是自我加压有魄力。为确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区综合执法局敢于叫响“向我看齐”,所有班子成员全部下沉治理一线,不分周末和上下班时间,着力实行包片督查、调派专人督查,以“日排进度+闭环管理”机制,每日对港城大道沿线治理工作情况开展滚动式巡查,做到第一现场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办问题、第一时间实地复查整治成效。
(三)聚合力,迅速提升区域环境形象品质。一是人居环境持续优化。会同青白江区农业农村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职能部门及属地镇(街),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整治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农村自建房周边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对港城大道沿线耕地内的草坪、苗圃进行腾退,共计清除杂草56.8万平方米,腾退草坪19.1万平方米,腾退树木7.7万株,提升改造道路两侧农房风貌120余处,实现道路周边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二是道路风貌焕然一新。积极协调属地镇(街),联合区域执法力量,重点整治港城大道沿线闲置地块内建渣乱倾倒、乱搭乱建,部分地块围挡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并对沿线环境卫生开展了整治清扫,实现港城大道沿线可视范围干净、清爽、有序。三是重点区域更加靓丽。切实发挥行业指导,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美学运用能力,打造景观绿化节点6个,切实提升道路可视韵味和空间审美品位。经过近一个月的连续努力,实现了道路沿线清爽有序的治理效果,迅速提升了周边区域环境形象品质。
下一步,青白江区综合执法局将以港城大道沿线城乡环境治理提升为契机,认真总结有益经验,改进短板不足,持续深入推进呈祥大道、清泉大道等重要出入城通道环境治理工作,进一步树牢大局观念、全局视野,增强攻坚勇气和执行魄力,主动在国家和省、市、区对城乡环境治理提升工作的要求中找定位、强担当,以服务管理为中心、项目为抓手,做实做细城市管理和城乡环境品质提升各项工作,为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北部中心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