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签约
4月20日,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成都召开了2022年四川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课题研究座谈会,并举行了课题研究合同签订仪式,宣布2022年四川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课题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四川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课题,是聚焦四川省养老保险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经广泛调研确定的,旨在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公平导向和务实导向,针对我省养老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群众反映的热点、公平与效率兼顾的难点,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并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政策和养老保险管理服务,推动我省养老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的养老保障。
据悉,课题研究实施单位系经发布课题研究公告、各单位自主申报、专家组评议、省人社厅按程序审定的。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胡秋明课题组承担《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共同富裕研究》,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教授邱鹏飞课题组承担《养老保险助力乡村振兴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金华课题组承担《四川平稳对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研究》,四川大学教授蒲晓红课题组承担《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对养老保险待遇影响研究》,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副研究员唐青课题组承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平稳衔接办法研究》。课题研究涵盖了养老保险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及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内容。
签订仪式现场
座谈会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与各课题研究实施单位签订了合同。课题组负责人介绍了课题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和预期研究成果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及成都、绵阳、自贡、攀枝花、泸州、广元、南充等7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并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强调了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明确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要求,界定了各方权责,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确保课题研究按时按质结题。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董宏杰出席本次会议并作讲话,他指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人群基数大、利益群体多、信访维稳难等突出矛盾,必须要慎思笃行,方能行稳致远。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课题研究成果将作为政策制定和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要体现政治性、具有理论性、富有创新性、坚持实践性、着眼指导性,研究工作要把握好“五个度”。
一要提升站位,把握课题研究高度。要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要求,为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养老保险的重大决策部署献计献策。
二要开阔视野,拓展课题研究宽度。要树立整体观、系统观和大局观,立足当前,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要深入全面分析养老保险制度内的在职与退休之间的分配问题、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平衡问题,以及一、二、三支柱之间,中央、省、市(州)、县(市、区)之间,政府、单位、社会、个人之间的责任等。
三要深入实际,挖掘课题研究深度。要清晰认知我省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准确分析研判我省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聚焦养老保险领域的痛点、难点、堵点等实际问题,通过“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研究提出符合我省实际且有一定前瞻性的政策措施建议。
四要人民至上,彰显课题研究温度。要主动走到人民群众中,耐心倾听他们的呼声,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把民声、民意、民智充分反映在研究报告和调研报告中,提出真正能够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所急的政策建议。
五要统筹协调,加大研究保障力度。省人社厅给予经费支持,并建立协调机制,在政策咨询、文件资料、调查调研等方面提供便利,全力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记者 李丹)
(图由四川省人社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