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牌仪式
4月28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成立暨学术座谈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天正式揭牌成立的生态文明研究所,是四川省社科院近26年来新增的唯一一个研究机构。现有成员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特长,长期从事资源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大气治理、低碳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前期研究成果已形成一定的方向和特色。研究所将秉持对内“集思广益、集中攻关”、对外“开门办所、博采众长”的思维和方式,开展各项科研工作和对外交流合作。
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学术顾问、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杰出研究员杜受祜认为,生态文明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省社科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水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国家公园城市示范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建设等内容,都是我们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应该高度关注的话题。这不仅是我省重大课题,从全国来看也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杜受祜表示,希望研究所应立足生态文明实际,强化、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的意识、能力,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希望研究所传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长期专注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积累知识丰富成果,真正实现出成果、出人才的目标要求。
“生态文明乃国之大者,是民族生存之机,人类发展之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伟大创举。那既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实践,也是对人类和地球可持续发展新道路的重大探索,是全面系统的文明发展战略。”在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川大学派创始人之一的邓玲教授看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应运而生,必将为推进我国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发挥积极的作用。她谈到,十多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培育和锻炼了一大批研究生态文明的学者和智库,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和发展。她寄望研究所成员把学问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多做贡献,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多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咨询、建言献策。
针对生态文明研究所未来发展,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高中伟在会上指出,研究所要自觉担负历史使命,深入研究并贯彻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研究好;其次,研究所要沉心开展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之上确定研究方向;第三,专注服务四川发展,根据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以及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重要精神及重大部署,将其落地落实;最后,便是建立开放合作平台。围绕服务四川发展目标,凝聚四川生态学界专家建立一个共同的研究平台。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成立仪式结束后,来自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省内知名高校和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省内知名研究机构,围绕生态文明研究所未来的学科建设、研究方向、人才培养以及双碳目标下四川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公园建设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记者 陈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