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农村|这组数字告诉你 未来五年四川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小目标”

2022-05-12 21:5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日,《四川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 5 12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对《规划》进行解读。


据介绍,“十三五”以来,全省2438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完成保护区划定工作,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和标志标牌建设完成率分别达到80.7% 94.1%,断面达标率提升至94.9%,创历史新高,省级财政拿出15 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省17984个行政村(含涉农社区)生活污水治理得到有效治理,占比达 63.3%,其中资源化利用占比38.25%,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治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均居全国前列。


据悉,《规划》提出了“ 1”个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保护优先、源头减量,问题导向、系统施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落实责任、多元参与”的原则,提出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


2025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显著加快,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推进,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业面源污染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持续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远期目标:


2035年,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11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6项,预期性指标5


约束性指标包括: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比例从2020年的58.37%提高到 75%;纳入国家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完成数量从2020年的5个增加到 159个;农村化肥施用量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0%;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从2020年的 80.2%增加到8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从2020年的 75%提高到80%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