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5.18国际博物馆日”⑪|四川入围4个项目!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揭晓

2022-05-18 15:16: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5月18日,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湖北武汉举办。现场,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结果揭晓,157个项目中,39个项目脱颖而出进入终评,最终四川入围4个项目

其中,四川博物院“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成都博物馆“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优胜奖。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七宝玲珑──来自喜马拉雅的艺术珍品”特展获评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此次四川获得该奖项数量为历年之最

这些展览,你打卡过哪个?一起来看看!

四川博物院“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四川博物院“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诠释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 是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开篇巨作。展览以中国百年考古的学术积淀为支撑,精选48家文博单位的518件珍贵文物,一级文物多达209件,涵盖了长江上中下游多个地区的重器,为近年来跨区域、大协作难得一见的盛况。

展览结合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展示手段多样,诗词歌赋、地理地标点缀其间,营造出水光潋滟的沉浸式空间和诗情画意的景象,呈现了长江流域异彩纷呈而又相互交融的文化景象。同时,展览倾情打造“国潮青铜少年团”专属人设IP形象,策划“触梦青铜”文创嘉年华活动,受到观众追捧。

成都博物馆“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

来自成都博物馆的“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在2021年6月29日至12月12日举行,共获得34家收藏单位的大力支持。展览面积2600平方米,展线长650米,展出文物共313件/套(含复制品15件)。

该展是考古、博物馆、中医药、图书馆等多个行业的首次联动,实现了全国范围内中医药文物精品的首次荟萃。展览内容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民国时期,涵盖了汉医药和少数民族医药,首次全面、系统地呈现了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历程及其博大精深的内容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展品聚焦历年重大考古发现成果,同时囊括了所有常见的材料质地、工艺技术和文献形式,文物门类特别丰富,共吸引全国各地观众参观近129万人次。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

来自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从初创、设计、实施到开展历时8年,汇聚6家博物馆224件(套)文物,打造一个“让历史建筑遗址重生的展览”,填补国内刘备、诸葛亮二人生平展的空白。

展览立足成都武侯祠三国文化圣地的定位,以三国史实为轴,刘备、诸葛亮生平为魂,君臣鱼水之情为展眼,共分为“乱世浮沉 以待天时”“君臣共济 蜀汉立国”“兴复汉室 鞠躬尽瘁”三个单元,再现1800年前那段君臣知遇、鱼水相依的旷世传奇。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七宝玲珑──来自喜马拉雅的艺术珍品”特展

此次展览精选233件(套)时代以17—20世纪为主的喜马拉雅地区艺术珍品,讲述该地区璀璨的物质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当地独特的审美艺术,吸引了140余万观众参与。

从器物的功能、用途及工艺的角度出发,“七宝玲珑”展分为“神韵天工”、“器用万象”和“佩饰风华”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展示喜马拉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宗教用品,反映出当地人们对于信仰的虔诚追求;第二单元展示喜马拉雅地区极具民族特色的日常用器,呈现出当地物质文化的缩影;第三单元展示特色佩饰,介绍其高超的制作技巧和独特的精神内涵。

据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开展,是中国大陆境内博物馆展览领域内的最高级别奖项。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