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六一儿童节将至,儿童商品和服务消费将成为家长关注的热点。为让消费者选购到安全放心的产品,引导消费者理性、科学消费,成都市消费者协会联合成都海关技术中心近日对成都市场销售的儿童食品开展了比较试验。
5月26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召开2022年儿童食品消费安全工作新闻通气会,会上发布了《2022年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儿童食品比较试验报告》。
样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成都市消协发布儿童食品比较试验结果
记者了解到,本次比较试验的30组样品是由成都市消协、成都海关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和消费者代表随机购买。检测项目包括:蛋白质、钙、黄曲霉毒素B1、磷、钠、能量、铅、水分、铁、维生素B2、维生素B6、无机砷、硝酸盐(以NaNO3计)、锌、亚硝酸盐、烟酸、脂肪和维生素B12等项目。经测试,30组样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儿童食品怎么选?成都市消协相关负责人提醒,建议家长到质量信誉良好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商家购买儿童食品,不购买感官性状发生变化的食品;仔细查验是否有“SC(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食品的外包装袋是否完整以及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标识标签信息;注意查看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注重低盐、低脂、高营养密度,尽量选择不含或少含添加剂的食品。
此外,成都市消协也提醒广大家长在购买儿童食品时,要注意保留相关凭证,如遇消费纠纷,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协会投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成都开展多项未成年人食品专项行动
据了解,成都市共有食品生产企业2097家,数量居副省级市之首。在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基础上,成都针对130余家儿童易触及、消费较多的乳制品、糕点、糖果制品、饮料、冷冻饮品等品种生产企业开展不打招呼、不提前通知的市级监督检查,通过“食品安全专家+监管人员”的方式,查找风险隐患300余项,全部及时处置到位。
2021年培训食品生产主体负责人4000余人次,通过食安员app对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抽查考核,确保合格方可上岗,企业覆盖率和合格率均为100%。此外,成都牵头制定《成都市母婴用品店特殊食品规范经营行动实施方案》,对销售店的经营资质、专区专柜、进货查验、标签说明书、广告宣传等各环节开展全面规范和监管,加强对婴幼儿特殊食品监管,严厉查处涉及婴幼儿特殊食品违法违规行为。据了解,自方案实施以来,共检查母婴店3890家次,责令整改267家,立案查处40家。
此外,今年以来,针对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等问题,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已开展“春雷行动2022”未成年人保护执法子行动、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治理工作以及成都市未成年人食品销售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等专项行动,组织各区(市)县局加强对校园及校园周边、网络食品经营单位等开展未成年人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排查工作,行动开展以来,共组织宣传活动151次,查处未成年人食品行政处罚案件188件,罚没金额64万元。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果表示,下一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将广泛开展消费知识宣传教育,大力推进食品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儿童食品安全常识,增强儿童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维权意识和识假辨假的能力,从速、从快处理消费矛盾、化解消费纠纷,维护好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潘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