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网传媒·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正在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今后五年,是迈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五年。面对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四川如何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机遇,乘势而进、蓬勃向上?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哪里? 即日起,四川发布特别开设【党代表谈•经济发展新动能】专栏,就如何抓发展、惠民生话题,邀请党代表畅谈机遇、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党代表名片:余健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部长,2019年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个人
说起四川的文化和旅游,人们耳熟能详的是那句──“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这其中的“三”指的就是举世瞩目的四川广汉三星堆。
2020年,三星堆遗址“再醒惊天下”,新发掘六个祭祀坑引来巨大关注。去年,三星堆博物馆游客量暴涨,达到146万人次,较前年增长了380%。而随着新馆开工、文旅融合发展提速......三星堆也树立起新的目标──打造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让更多文物得以与观众见面。
王晓晖书记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到,支持创建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高水平建设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打造三星堆-金沙重点文旅品牌和文旅走廊,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三星堆为啥这么火?未来又将如何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在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际,党代表余健给我们带来“剧透”。
“2021年三星堆观众年增近4倍 我们是又惊又喜”
“去年的游客数据,真的是让我们又惊又喜。”余健提起三星堆,掩饰不住的自豪。他盘点,2021年三星堆博物馆一年的游客量达到146万人次,较2020年增长了近4倍。门票收入达7691万元,文创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是上一年的10倍多。假期一度一票难求。
余健感叹道,“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游客来到了三星堆,会因为日流量的限制,而不得不劝返。”
三星堆为啥这么火?在余健看来,三星堆是属于商代中晚期的遗址文化,2021年初,新发掘的六个祭祀坑里,许多新出土的文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造型。这些考古成果充分体现了古蜀文明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这也进一步展示出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创造性。
同时,余健认为,三星堆的“火热”与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政府一直以来的政策帮扶、资金投入,对三星堆的藏品管理、陈列展览,尤其是预防性保护项目、数字化保护项目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余健介绍,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大棚正是按照“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来建造,这些都为三星堆的“火热”奠定了基础。
2021年,三星堆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2年1月31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青铜大面具亮相虎年春晚舞台。3月底,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也成功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蜀风采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和熟悉。
随着三星堆博物馆综合馆、青铜馆基本陈列提升改造工作完成,文物保护与修复馆对民众开放......三星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驻足,“不仅仅是三星堆,这对地方的文化旅游和文物保护的发展也起到了带动作用”余健说道。
超3000件文物展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预计明年年底建成开放
三星堆的下一步动作是什么?未来,三星堆还会带给大家哪些“惊喜”?余健带来“剧透”──“三星堆将利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建设,集中力量来实施考古发掘、研究阐释、展示提升、活化利用、品牌推广等工程,进一步打造三星堆的金字品牌,为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今年3月29日,备受关注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届时,将展出三星堆1、2号“祭祀坑”文物以及新一轮考古发掘出土的重要文物。
“我们初步计划,明年年底,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余健表示,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不仅要完成新馆的建设,还要完成新出土文物的基本展陈。“这是我们目前最紧张最紧迫的工作之一。因为新馆准备按照世界一流博物馆的品质进行打造,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整个展陈面积接近了3.5万平方米。到时候,新馆将展陈文物超过3000件。这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
目前,余健正带领整个陈列保管部,对新发掘六个祭祀坑中约3000件相对完整器进行保护修复处理,同时对出土的近700根象牙进行清理、保护和加固处理。“象牙的保护是世界难题。我们也在不断调整文物库房的环境,让象牙能够长期的存放。”
面对繁琐而紧张的工作,在三星堆博物馆工作近20年的余健毫不懈怠,“我对三星堆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谈到三星堆博物馆是个“年轻”的博物馆,1997年才建成开放。“当时作为一个地方博物馆,基础硬件设施都不是很好,修复室和保护室加起来只有40多个平方。”
“但是现在,我们建成了三星堆文物保护中心,面积达3600平方米。在好的硬件设施设备的基础上,三星堆的文物保管、展示也做的越来越好。”余健感叹。
见证并参与三星堆的发展,余健表示,作为党代表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最主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的文物保护修复馆是免费开放的。当游客进来,就能直接明了地看到我们的工作状态。任务量很重,但我们会继续坚持做下去。”
川网传媒特别报道组记者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