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5月28日下午,由驷马桥街道办事处联合金牛区教育局共同主办的金牛区小匠人市集在驷马桥街道匠人里文化特色街区开市。
破边界,搭平台,和合共生协同育人
非遗传承、匠心手作、生活美学、环保手工、 私房烘焙......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上变“魔术”、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中淬炼技能、在传统手工艺中感悟工匠精神。
据了解,金牛区小匠人市集以社区为场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边界壁垒、打通内在联系,促进各方资源深度融合,合力建设德育实践活动基地,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之间的互助联盟机制,形成强大的教育磁场,探索符合未来发展的和合共生育人之路。
拓展载体,升级赋能,高品质构建基地课程群
成都市金牛区立项省级重大课题,围绕“高品质劳动教育课堂”构建劳动教育基地课程群,把出力流汗作为途径,把现实问题作为导向、把身份建构作为目标,现已开发劳动校本课程100余门。小匠人主题市集活动是金牛区依托劳动教育基地课程群建设成果,率先开展面向真实场景的生产性和公益性劳动市集运营课程的创新尝试,通过融入真实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让学生获得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
身心投入,强调过程, 以评价激发教育活力
基于劳动教育注重“实践为主”的特点,成都市金牛区创新“过程性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行为和表现的融合评价。小匠人市集设置现场观察员,制定观察量表,在市集运营期间,观察员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投入状态,做好过程性记录,从参与程度、实践深度、技能水平、活动成效等维度对学生进行劳动能力、劳动态度、劳动品质、劳动习惯等客观综合判定,授予小匠人市集首席、星级和优秀运营官。
教育场景植入特色街区,匠心打造文明之城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学生认识社会的窗口和社会实践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融入社会,强化社区教育大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社会的交往交流规则,逐步树立文明交往、文明生活习惯和品质,传递文明,以每一个小我,打造友善公益、崇德向善的温暖之城,守护热爱生活、张扬美好的品质之城。倡导家长、市民,积极参与邻里守望、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活动,一起让城市更加有温度。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