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色小镇】仙市慢餐特色小镇:“慢理念”布局 “好又快”服务 打造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的仙市慢餐

2022-06-06 17:56:00   四川发布

近年来,四川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培育创建,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即日起,四川发布客户端联合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推出【“镇”在行动──四川特色小镇专题报道】带你打卡四川各具风情的特色小镇。今天,一起走进自贡市仙市慢餐特色小镇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绕过几段乡间道路,来到仙市慢餐特色小镇,青石板的地面与古建筑相得益彰。入口处,草木葱茏,花朵竞相开放,往更深处移步,置身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中,一派村富民乐、欣欣向荣的景象。

2021年6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四川省特色小镇名单和创建名单,正式确定仙市慢餐特色小镇为四川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录之一。仙市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目标原则,笃行不辍,累计吸引各类投入约9亿元持续用力推动特色小镇开发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成效。

“我们以慢餐、慢居、慢行、慢旅等为主题的慢生活方式,与都市繁华区快节奏、高压力的现实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希望这种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能够在闲暇之余感受内心的宁静。”仙市慢餐特色小镇相关负责人谈到。

科学布局发展方向 推动小镇建设提质增效

近年来,仙市慢餐特色小镇依托仙市古镇优势资源,以连片规模开发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采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稳步推动小镇建设,着力推进小镇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古镇风貌塑造、人居环境治理、绿色康养步道建设、慢餐产业园和盐商文化园打造等,进一步完善小镇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拓展小镇承载功能,促进产业集聚化、规模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

时至今天,古镇上因“运”而生的盐仓、盐号、客栈、街巷、作坊功能存续、盐味十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等文化遗迹完好,鼎盛时期形成的“五街五闸三宫一祠三码头”依然规制完整,打铁、修理、弹棉、纺线、制烟等传统技艺原汁原味、延续至今,花轿迎亲、川剧演出、钟馗庙会等传统民俗活动定期举办、热闹非凡,是自贡盐文化、慢餐文旅活生生的缩影。

围绕“自贡卫星城镇 西部古镇明珠”的总定位,沿滩区以文旅产业为主导,以厚重的盐运文化为内核,以“慢餐、慢居、慢行、慢旅”的慢生活方式为主打理念,充分贯彻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三生融合”的原则,高标准编制《仙市慢餐特色小镇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科学布局釜溪河生态景观长廊、古镇核心区、古镇拓展区、慢餐休闲区、智慧生活区、田园康养区、配套生活区“一廊六区”的产城人文景融合发展新格局,深度挖掘仙市古镇独有的文化内涵,着力推动小镇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康养资源深度融合,打造自贡盐帮美食加工基地、川南商贸物流集散地、成渝地区特色文旅目的地,力争将小镇建成一座西部古镇明珠。

持续改善通达环境  推动小镇建设向好发展

小镇位于自贡市近郊都市游憩带内,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为小镇发展旅游、餐饮、住宿、康养等文旅特色产业提供了重要条件。小镇周边路网近年来得到持续改善,成自泸赤高速公路、自贡东环线与在建的川南城际铁路、S213构成外部交通路网,距自贡高铁站直线距离仅3公里,距成自泸高速自贡出口仅10公里,10分钟内可达到高铁站、25分钟内可达到高速站,形成川南半小时通达圈和成渝双核1小时联动网,3小时内可抵达西安、贵阳、昆明等地,为小镇发展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和重大契机。市域内开设了旅游集散中心到小镇的直达车、专线旅游公交车,大幅提高了旅游可进入性和通达性。

打造一流发展环境 着力筑巢引凤聚财引智

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不断完善高端人才引进和服务机制,主动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参与小镇开发建设。目前,累计引进和培育了自贡市盐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自贡市汇东股份有限公司、自贡市柳溪小镇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自贡高佳庄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自贡仙市盐帮客栈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等35家旅游开发和餐饮住宿企业,累计完成文旅开发项目投资近5亿元,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亿元。

小镇形成了以文旅产业为主导、多种相关产业聚集开发的发展态势,2020年小镇实现接待游客8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89亿元,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此外,带动了周边3个镇、25个村发展乡村旅游,景区直接带动50多户农家乐发展,为沿线村民创造1500余个就业机会,直接受益群众超过3000人。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