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10日,“百日万企高校毕业生系列招聘活动”新闻通气会召开。会上透露,成都将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4050”、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采取一系列措施。
针对此类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除开展招聘活动外,成都将对中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对中小微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开辟职称评定绿色通道,落实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等申报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
同时,加大高校毕业生招录公务员(选调生)力度。拓展基层就业岗位。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实施疫情防控人才储备计划,面向医学类院校毕业生招募一批专业人才充实疫情防控一线和医疗单位。鼓励各区(市)县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发一批城乡社区等基层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司法辅助等岗位,招用高校毕业生。
此外,深入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加大创业政策激励扶持,落实创业补贴、创业吸纳就业奖励、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鼓励创业孵化载体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场地支持。多渠道支持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给予社保补贴。
除了高校毕业生以外,针对“4050”、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人社部门又打算采取哪些措施?
针对“4050”人员和残疾人群体面临的就业困难,成都将健全完善市、区(市)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就业援助工作机制,街道社区设立就业援助专员,入户上门调查,及时收集困难群体就业创业需求,“一对一”设置就业帮扶服务档案,做到“三清三到位”(基本情况清、就业需求清、安置结果清,走访到位、关心到位、安置到位)。
此外,实施个性化精准帮扶。根据实名制登记情况“一人一策”制定个性化援助方案,对每一名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困难人员提供不低于1次的就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和1次免费技能培训的“1+3+1”就业援助服务。针对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困难群体,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
同时,启动特殊时期应急就业帮扶。拓展“962110”综合就业援助平台作用,动态筹集和实时调配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岗位、公益性岗位和就业援助基地岗位,确保就业困难人员不挑不选,2个工作日实现上岗就业。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