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援沪快递小哥返蓉 听听他们经历的73天

2022-06-29 16:02: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15日,155位来自四川的京东快递小哥出发前往上海参与民生物资配送,原计划15天后返回。截至6月27日,他们已经在上海度过了73天。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昨天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见到了首批支援上海返回的74位京东快递小哥,结束落地核酸检测后,他们将在酒店进行为期7天的隔离。6月29日,剩余的81位快递小哥也将踏上归途。

28C6888E-301F-4F8D-9089-900ECEF8EA35

“我的目标是保证每一位同事健康回家。”

方翔是这批援沪快递小哥的领队,也是队伍里格外显眼的那一位。

中午一点,气温接近34度。机场旁的露天核酸检测点内,方翔先组织大家排队扫码登记做核酸,然后提取行李,最后把每个人送上开往隔离酒店的大巴车。核酸检测点内身穿红色工作服的快递小哥们进来又出去,只有方翔在其中来回忙碌着,最后一个上车。

领队的身份给了方翔不一般的责任,相较于工作内容,他更在乎同事的身体健康。

“在上海,每天最关心的是防疫工作,刚开始我们都穿防护服工作,后来随着疫情好转,现在我们只佩戴N95口罩工作。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刚开始工作量大、居住空间少,有不少同事睡在站点里,后来积压的快件逐渐减少,大家也搬到了酒店去住。”

方翔告诉记者,在上海分拣中心的同事们每天负责“消化”库存的货物,其中既有需要派送的,也有需要退回商家的。“消化”的过程从4月15日持续到五月底。

方翔准备在结束隔离后立即回到工作岗位。“人员考勤、工作任务安排……还有很多工作等待我去完成。”

“从来没想到自己可以做这么多。”
    
7月26日是杨俊磊的19岁生日,他是此次援沪快递小哥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记者联系到他时,他刚刚在隔离酒店取到晚饭。

18岁进入京东,杨俊磊曾期待这份工作能锻炼自己、收获成长。如今他觉得,这次援沪任务,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礼。

“刚到上海的时候,转运中心里积压的货物比较多,其中很多是要退回商家的异常订单,为了加快处理速度,我跟着电商组的同事学会了如何处理这部分订单,从而保证分拣中心的进出通畅。”除了业务能力的提升,杨俊磊意外地发现全新的工作环境让他发现了自己的潜力,“有一天上午,和几位同事卸了一车货,紧接着下午又装了一车货,两次都是17.5米长的挂车,这种规模的装卸车在成都从来没有遇到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连续装卸这么多货物。”

在上海的两个多月,杨俊磊住过临时宿舍也住过酒店,晚上七点下班之后的时间里他通常和家人视频通话,他觉得这既能让家人放心,也是一种精神激励。回到成都,杨俊磊准备休息一下,陪陪家里人,小学二年级的弟弟几次想和他一起去游乐园,这次他准备满足弟弟的愿望。

 

584B1626-E52F-4728-9A7A-DE231CEA57D4

(首批返回的部分快递小哥合影,受访者供图)

“单量下降又上升,这座城市复苏了。”

6月27日下午五点过,孔马追还在上海派送快递,他的同事大多已经休息。他告诉记者,目前每天的快递单量相较刚到上海时已经有了明显下降,工作量的变化让他亲眼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复苏。

“刚到上海的时候,每天要送200到300单快递,绝大部分是在消化已有的库存。最近每天保持在100多单,属于比较正常的范围了。”孔马追说,为了适应快递单量的变化,公司还给他们升级了装备,“一开始公司给大家配了电瓶车,后来电瓶车实在装不下那么多包裹,换成了面包车,现在我还在用面包车送货。”

孔马追的同事史金红今天下午五点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接下来她要打扫站点、交接工作,准备和孔马追以及其他同事一起搭乘后天早晨的飞机回到成都。

史金红回忆,这个6月,快递单量先减后增,压力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

“五月底、六月初是单量最低的时候,库存积压的订单差不多处理完了,最少的时候一个小区一天只有50单左右。后来随着618促销活动,单量又出现了上升,能看出来这座城市确实在苏醒。”

提到结束隔离之后的想法,孔马追和史金红的答案相同: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孔马追告诉记者,成都站点的同事们还等着他来帮忙,史金红说隔离的7天就是最好的放松,接下来还要更加努力。

 

0E9E3A8D-4A42-46DB-95B7-17FBCAD11A7E

(首批返回的部分快递小哥合影,受访者供图)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培哲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