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于宜宾三江口,滚滚的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长江始称长江。从宜宾出发,顺着江水一路向东游,会听到川渝正在合奏一曲生态文明的“长江之歌”。
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务实合作,川渝两地累计签订生态环保合作协议80余项,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从水到大气再到固体废弃物,川渝共治跨界污染,持续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其中,川渝在全国率先开展跨省“无废城市”共建,首创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
“川渝两省市推动‘无废城市’的共建,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关键举措,同时也体现了两省市共同的上游意识和上游担当。”在宜宾市委书记方存好看来,在产业发展中,固废可能是一种放错位置的资源。他举例说道,宜宾的主导产业动力电池,同时也是重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配套。“目前,我们从废旧电池中提取金属铝的提取率已经可以高达90%,这本身就是一种‘城市矿山’。”
宜宾市委书记 方存好
因此,方存好认为,参与两省市共同推进“无废城市”的建设,既是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责任之举,同时也是协同推进产业循环化改造的发展之举。他表示,下一步宜宾将按照两省市的共同部署要求,来推动“无废城市”的建设,从工业循环化的利用和改造,农业的绿色生产,居民的绿色生活等多个方面来抓好这项工作,用实际行动切实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生态保护,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指示要求。(川网传媒特别报道组记者 陈淋 乔永祯 实习生 陈艺允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