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一做法,人民日报点赞了!

2022-06-30 11:06:00   蓉城政事

成都又获点赞!

今天,人民日报就专门关注了

成都的12345热线──

这一项公共服务的升级

架起了便民连心桥

全文如下

一项公共服务的升级,四川成都──

热线架起便民连心桥

“叮叮”“叮叮”……微信一响,王智慧的电脑上又弹出一串红点。前方12345热线接听中心转来一些重点工单,只见她一一点击回复,指导如何处理。在四川省成都市政务服务管理和网络理政办公室网络理政处,工作人员王智慧每天都在众多信息流转中忙碌。

1988年,成都市开通12345热线,与市政府总值班室电话同号受理。近年来,随着各类非紧急救助类政务服务热线越来越多,不少市民遇事,不知该拨哪个好。于是,2015年12月底,81条非紧急救助类政务服务热线被整合到了12345热线,实现“一号通”。


▲成都市12345热线接听中心

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市级部门和区县开通的其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在运行。去年成都市网络理政办决定把12345热线归并整合升级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方面将更多热线归并进来,另一方面着力简化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说干就干。去年4月,21条其他热线被整合进来。与此同时,12345热线还与水、气、轨道交通等公共服务热线实现一键对接。

优化服务,还要走出去。网络理政办与公安、卫健委等部门对接后,发现不少市民分不清110等紧急救助热线与12345热线的区别,导致紧急救助热线不时出现拥挤。为了打通梗阻,12345热线建立起与110等热线的协同联动机制。“110接到非警务诉求后,可以一键直转12345,有效提升服务效率。”

“但是人社、保险等领域的业务咨询专业性较强,光合并显然不行。”王智慧和同事们深入调研后,决定设立专家座席统一受理和办理专业性较强的来电。“这样一来,基本就实现了‘一号通、一网办、全覆盖’。”王智慧说,目前成都市已完成119条非紧急救助类政务服务热线整合。

受理渠道统一了,办理流程规范了,怎样服务才能更高效便捷?王智慧清楚,有时接通热线后,自动语音播报常常很费时间,来电者听了后边,又忘记前边。“语音导航里有菜单分类,但许多市民根本不知道点哪个。”王智慧说。大家一商量,取消自动播报语音流程,便成了改革方向。随后不久,市民来电的内容、办理流程节点和结果等也向市民本人公开。“让大家打12345热线办事,要像网购后查看物流一样方便。”

便利的12345热线,搭建起为民服务连心桥。“通过辅助手段,搭建起政府和群众的沟通桥梁,服务会更有力度和温度。”王智慧说。据统计,2021年,成都市受理群众和企业来电593.7万件,诉求解决率达93.53%,群众满意率达94.98%。

成都,赞!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