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先锋坚守初心燃尽芳华为人民——追记阿坝州金川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从兵同志

2022-07-01 16:29:00   四川发布

罗从兵,男,藏族,1982年7月出生,四川金川人,200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金川县原太阳河乡团干、人武部长兼副乡长、党委副书记、乡长、党委书记,原马尔邦乡党委书记,马奈镇党委书记;2021年7月任金川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先后荣获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抢险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马奈镇荣获“精准扶贫集体”三等功。

2021年,正值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受组织信任,罗从兵同志调任交通运输局,担任党组书记、局长。上任即上手、履新即履职,从美丽乡村的“守护人”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交通人”。他知重负重的担当前行、夜以继日、昼夜鏖战,搞调研、作规划、跑项目、争资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无时无刻不在忙碌。交通运输局的同志都记得他在第一次职工大会上“我们是乡村振兴的急先锋,决不能让金川的乡村振兴‘慢’在路上”的坚定表态和他在下乡途中一句认真的玩笑话“再累再苦,死也要死在冲锋陷阵的第一线。”他忠诚地践行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为了更快全面系统掌握交通运输现状,熟悉交通运输业务,他便开启了“996”“007”的状态,每天早晨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回家继续专研,休息6个小时,每周没有周六和周日,干满7天。近一年里他一刻也没有停顿,一天也没有休息。在他的带动下,交通运输系统32名干部职工,憋足干劲,撸起袖子就是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定点打造的“梨花红叶路、克尔玛梨园观景路(2条)、雪山草地风光路(2条)、太阳河谷生态路、金眉产业振兴路(2条)、角木牛农耕文化路、松坪摄影文化路”10条省级“四好农村路”建成在即;曾达灾后恢复路全线贯通,G248、S451有序推进,德胜大桥、包都桥、石门子桥全面完工……2022年截至目前,落实交通项目15个,总投资39.99亿元。

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曾达乡灾后重建道路项目,因为部分群众阻工、撒瓦脚乡热拌站关停和实施单位内部管理问题,导致工期延后,迟迟无法完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2022年4月初开始,天天早上7点就带上矿泉水和干粮来到乡村,往群众中间去,问诉求、听意见、拉家常、讲道理,甚至私自掏腰包买牛奶、食用油,还请客吃饭,一有空闲就向上汇报,积极协调对接热拌站尽早开工,督促施工单位合理解决拖欠款263万元。4月20日,终于万事俱备,最后的路面铺油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突然一户群众又反悔阻工。他立即起身劝阻,站在群众的立场,听诉求、说政策、想办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短短5分钟时间,便做通了群众的思想工作。在现场,那位群众看着他的熊猫眼动情地说“领导您也不容易,我信你。”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让两人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这是发自内心的信任。事后,他得到了一面“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的锦旗。

2021年7月,刚刚上任为交通运输局局长的罗从兵就遇到了难题,在曾达大桥建设过程中,因曾达大桥设计路线及赔偿标准与家住曾达大桥桥头的王正清意见相左,王正清坚持不让步,项目无法推进。罗从兵知晓后立即前往曾达乡协调,凭借多年的乡镇工作经验及迅速熟悉的交通工作,他协调设计路线拉直,拆除王正清原住房,最终与施工方、王正清三方达成一致,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2022年3月9日,撒瓦脚乡境内发生煤焦油运输车辆侧翻事件,罗从兵同志立即反应,带领全局职工、机械奔赴现场开展救援,他辗转于撒瓦脚乡、曾达乡两乡从事故源头和金川县边界阻断污染物;连续奋战两天两夜,第三天才回家休息了一会儿。顶着黑眼圈的罗从兵一边拿着网捞出河里的污染物,一边叮嘱职工要注意安全,看着他晒得黢黑的脸,又感动,又偷偷笑他。

心系群众,一心为民。2022年3月,县委根据群众需要,将交通运输局调整为二嘎里乡四甲壁村“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帮联单位。当时因电站建设,村民产生了情绪,有朋友开玩笑,说他运气不好,他说:“我在太阳河奋战十四年,那边的人怎么想的我很清楚,把难题交给我,是组织对我的信任”。联系四甲壁村以来,先后5次进村,与群众同吃住,白天走访农户、僧人,晚上汇总梳理、研究讨论。最近一次是从5月7日至14日,8天时间一直坚守乡村,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回到县城,第一件事不是回家看望父母妻儿,而是利用周末到办公室加班处理事情,赓即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督查工作,一分钟都没有懈怠,直到倒下的那一刻。

副局长刘波是眉山的援藏干部,他对罗从兵的印象是:非常认真负责的领导,平时周末节假日都没有怎么休息,遇到工程难题,都是亲自前往一线进行指导。安全股股长冯志鑫在交通运输局工作30多年,也是罗从兵殉职的见证者,含泪评价:善于学习、敢于坚持原则、勇于承担责任,为“四好农村路”建设倾注了全部心血,直至倒在一直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工作岗位上,他工作的劲头都还在我们心目中。

驾驶员程德勇还记得5月16日当天的情形:9点过前往勒乌乡马厂村,检查“四好农村路”,在途中我们还有说有笑。第一个点位上,他突然出现脚发麻、站立不稳的那种动态,我把他扶到车上,问他“罗局,没得事吧”,他说“有可能是低血糖的问题,我在车上躺好就好”(这样的话他说很多次)。没过多久,他发生了呕吐,吃了颗糖,看着我们紧张担忧的表情,还安慰我们说“我躺一下肯定就没得事了”。就在送他去医院途中,第二次吐了,明明很难受了,他却还在安慰我们“心头的东西吐出来了,很舒服了”,后面又呕吐一次,他额头都在流汗了,我就加快了速度9:40左右到达医院,他已经昏迷不醒了……也难怪同事们会说:他心中第一是工作,第二是工作,第三还是工作;“朝出两脚露、晚归一身霞”,是他干工作的真实写照,消瘦的身形和晒得黢黑的脸,是他留在我们心中伟岸的形象。

后记:

一本破旧的党章:在整理罗从兵同志遗物时,一本随身携带的,已经有磨损痕迹的党章,格外的令人肃然起敬。一双新布鞋:罗从兵同志殉职当天,叮嘱妻子给他买一双布鞋,他穿着顺脚,可现在新布鞋买回来了,人却不在了。一次“误会”:2018年36岁的罗从兵到白纳溪村下乡,一位老人客气地问他:“罗书记,你是七几届毕业的啊?”这以后,干部群众常常拿这小插曲来调侃罗从兵“长得着急”,内心却是钦佩不已的。三次送别:第一次是从太阳河乡调到马尔邦乡,太阳河的父老乡亲夹道相送;第二次是从马奈镇调到交通运输局,干部群众以特有的“马奈锅庄”相送;第三次,因公殉职,所有工作过的地方的干部群众,早早来到殡仪馆,含泪告别!

罗从兵生前经常对人说:很看重群众送的“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那面锦旗,这表明工作干在了实处;很喜欢领导叫他“拼命三郎”,这表明能力和态度还将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很享受乡亲们调侃他“长得着急”,其实他们在心疼我。他也常常掩面内疚:18年来,春节回家过年只有2次、妻子生病没有陪护、儿子成长没能相伴……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